建立私有云的崎嶇道路上CIO要做好準備 |
發布時間: 2012/9/8 14:04:52 |
當云計算.在幾年前成為人們討論的熱門話題之時,公共云就開始受到廣泛的關注。這歸功于一些大型企業包括谷歌和亞馬遜對它的高調宣傳。但是,當討論已經進入到推行階段的時候,由于安全上的風險,一些IT企業紛紛開始疏遠公共云。因為數據被置于公司的防火墻以外并基本上不受公司的控制。
Forrester Research的一位分析師Frank Gillett同意該觀點,認為近期IT部門的重點將轉向私有云。他認為IT經理們對于“走出防火墻并不感興趣。” Bittman的博客還指出私有云同樣面臨挑戰。在他的調查中,管理和制定業務流程被認為是最令人頭疼的課題。當然,一個內部私有云需要IT部門在內部進行構建,因此時間框架、學習曲線和預算都將成為該構建等式中的一部分。 以下,我們將分兩部分來闡明一些相關問題。首先我們將會對云和虛擬化還有“傳統”數據中心進行區分。接著我們會探討一些管理問題,然后看看幾家積極構建私有云的企業并聽聽他們的意見。 我們一般會認為私有云位于公司的防火墻之內,但是,私有云也可能是外部的——換句話說就是由第三方來托管,不過它仍舊受公司IT部門的控制。但是在本文中,我們只對內部私有云進行探討。 此外,除了你可能會聽到的炒作,在今天,沒有一家廠商會提供構建和管理一個真正私有云所需的全部軟件。而這些軟件應該涉及服務器虛擬化、存儲虛擬化、網絡虛擬化以及資源自動化和編制。 虛擬化只是畫面的一角 許多IT經理將私有云等同于虛擬化。通常他們這樣描述虛擬基礎架構,“你可以將你的服務器、存儲和網絡視為一個單一的資源池,在這里可以實現按需分配工作負載,”Ideas International的副總裁兼高級分析師Tony Iams說。 但是,虛擬化和云事實上并不是同一件事情:作為云,基礎架構必須建立在虛擬層之上,用以實現編制和自動化。 編制涉及很多類型的資源,比如進行處理器、存儲和網絡的協調交付,用以提供一個集成的供應流程。資源可以在幾分鐘內進行傳遞,而不是幾天或者幾周。換言之,一個單一的命令或請求可能導致一系列運行的發生,以某個特定的順序來協調供應要求。 私有云的關鍵在于可以讓IT經理降低成本并實現所謂的靈活配置,而不是僅僅讓基礎架構的管理更為便捷。 如果不能把握交付IT服務這一重點,你就不太可能實現私有云的利潤最大化。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laynepeng.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