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互操作性和可移植性仍“科幻” |
發布時間: 2012/9/8 19:01:39 |
根據美國信息系統(QQ:小默862693539)審計與控制協會(ISACA)的報告,計算IT服務的總成本和潛在回報總是一個具有挑戰性的工作,而云計算的橫空出世則為這個過程帶來了一絲新意。關于云計算好處的分析必然會涉及短期的、長期的前景以及潛在終端成本。 當企業在倉促中做出實施云計算的決策之后,他們往往對由于監管政策變化而將服務遷移回企業數據中心所帶來無法預料的成本增加感到準備不足,而這一幕正在醫療行業中上演。此外,企業從一個平臺遷移到另一個平臺,他們可能并沒有理解與云計算互操作性相關的成本。不僅遷移進出云計算環境本身是一項代價昂貴的工作,而且諸如重新開發代碼和數據的任務則更是會產生無法預計的成本支出。 最終,特定的云計算供應商和專用的服務模型都會帶來潛在且固定的成本支出;在很多情況下,把代碼和數據從一個云計算服務供應商遷往另一個供應商的成本通常都會是高得讓人望而卻步的。 這些問題中大多數都可以歸結到云計算服務可移植性和互操作性的限制問題。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同時考慮云計算遷移成本和獲得合理的投資回報率(ROI),這些問題也逐漸成為云計算發展的瓶頸問題。 其中,核心的云計算互操作性問題主要源于云計算供應商們還沒有在語言、數據、界面以及其他目前大部分是專用的子系統(QQ:小默862693539)上多下功夫。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你可以輕松地實現在云計算供應商之間的遷移且無需做出重大努力和大筆投入的說法應該只會出現在科幻小說中。 此外,不同云計算之間能夠實現正常運行與協作的觀點相信也只是某些人的一廂情愿,請恕我無法茍同。當一家云計算服務供應商無法提供實現與另一家云計算供應商直接協作的接口時,新的云計算用戶就必須自己想辦法實現云計算供應商之間的數據遷移或核心業務流程共享。 當然,標準還是有的,很多的云計算標準組織正在不斷地出現,例如綠色網格、云計算安全聯盟、美國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標準分會、分布式管理任務組以及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院。但是,目前這些云計算標準組織都還沒有出臺一套可供所有主要云計算服務供應商遵守的詳細標準,因此也就無法確保云計算互操作性和可移植性的實現。事實上,任何有關云計算互操作性和可移植性標準已出臺多年的言論都是毫無根據的。 因此,現在讓那些缺乏互操作性和可移植性標準指導的企業該何去何從?有幾個關鍵點還是應當審慎考慮的。 首先,基于云計算遷移成本效益分析來考慮互操作性和可移植性問題。正如ISACA的報告中所指出的那樣,把資源遷移回企業內部或其他云計算供應商的成本可能會更高,或者要比眾多企業所認為的更具風險性。 其次,選擇能夠為你提供最佳可移植性和互操作性特性的云計算供應商。雖然他們提供的可能并不是一個完美的世界,但是眾多的云計算服務供應商正在努力了解他們用戶希望實現平臺遷移任務的需求,其中包括更好的服務、語言支持以及數據兼容性等等。但是,請確保你能夠為你的觀點提供證據(即進行概念性驗證),以便于在實施遷移以前確定目前互操作性和可移植性的真實狀況。 最后,不要因為害怕風險或出現問題而拒絕云計算遷移。云計算標準可能還不會在近期很快問世,因此不要在那里苦苦等待。云計算供應商們將只能實現更好的可移植性和互操作性。如果那就是你現在主要的顧慮,那么請謹記,未來潛在的ROI將變會得越來越明確。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laynepeng.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