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計算亟需標準化 全球標準研究尚起步 |
發布時間: 2012/9/8 19:21:47 |
2006年亞馬遜(Amazon)發布其彈性計算服務(EC2)、簡單對象存儲服務(S3)使用戶可以像使用水電一樣使用計算、存儲、網絡等資源,這種新的服務模式使得IT、通信產業界更加關注、聚焦云計算技術研究與產品開發。當今云計算技術正在快速發展,業界各大廠商、運營商、服務商紛紛制定相應的戰略,新的概念、觀點、產品和服務不斷涌現。 目前,以虛擬化、分布式集群、多租戶架構、管理平臺、云安全、云終端、服務接口等為主要內容的云計算主流技術已經較為成熟,但標準化的產業應用還比較少,各個企業為了各自云計算業務發展紛紛推出企業級的云計算平臺和服務規范,使得不同廠商和服務商的云計算平臺和服務獨立發展,云計算服務缺乏兼容性、可移植性保障,用戶的利益得不到保證,更極大地阻礙著云計算硬件通用性和替代性以及軟件的適應性和繼承性的發展。 云計算標準化的基本目標是實現云計算系統(QQ:小默862693539)和應用的開放性、可移植性、互操作性和安全性,規范這些特性是云計算標準化過程中最緊迫和最重要的工作。產業界、學術界特別是作為產業鏈主導方的電信運營商,應當積極推動虛擬化、云安全、云間互聯互通、異構資源統一管理等方面的標準發展,推進云服務的標準制定和實施,實現云服務標準化運營。 國際云標準組織側重不同 近幾年,云計算在國際上已成為標準化工作熱點之一。當前國際上已有一些組織和團體在進行“云計算”相關的標準化工作。就近期而言云計算標準化研究工作,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向。 一是云計算定義與生態系統(QQ:小默862693539),主要包括云計算定義、術語、用例、功能需求、生態系統(QQ:小默862693539)、部署場景等標準。 二是云計算架構與管理,主要包括功能架構、建模、部署、管理、監控、運營支持、質量管理和服務水平協議等標準。 三是云計算服務接口、互操作性接口,主要包括用戶與云計算業務層面的交互標準和不同云之間的互操作性標準,比如在業務層面如何調用和使用云服務、私有云和公有云之間、私有云和私有云之間的互操作性接口等標準。 四是云計算基礎設施與網絡,主要包括對定義云計算基礎設施中的數據中心、計算、存儲、網絡(局域網、廣域網)資源的功能、性能、可移植性等方面的標準。 五是云計算安全與隱私,與用戶安全性、數據的完整性、可用性、保密性、私密性、合規性審計相關的標準。
![]()
目前各個主要國際標準化組織的云計算標準制定工作處于起步和發展階段,云計算標準化工作的方向逐漸清晰。從2009年開始各云計算標準化組織陸續啟動各項云計算標準相關工作,至今已經輸出了一些得到廣泛認可的技術標準或規范成果,如DMTF OVF規范等,但大多數云計算標準處于草案編制階段。 各個國際標準組織對云計算標準關注的側重點各不同,諸如:云安全、云存儲、云互操作性、云IaaS接口、網絡傳輸等等方面。總體來看,目前NIST在云計算定義及參考架構方面獲得了普遍認可,DMTF、SNIA、CSA分別在計算虛擬化、云存儲、云安全方面輸出的標準、規范、技術報告較為成熟,受到業界的廣泛關注,而ITU-T則在云計算與電信網絡結合、功能需求和參考架構方面較為深入,而IEEE、IETF、DMTF、OGF等傳統標準組織在云計算標準制定工作上也各有側重。隨著云計算產業的逐漸推廣和擴張,云計算的標準化工作將受到更多的關注,更加切合實際需求的云計算標準將更多被采納和應用。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laynepeng.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