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計算快速發展 電視支付或搭乘東風 |
發布時間: 2012/9/8 20:10:57 |
近日,根據研究機構Gartner最新公布的數據表明,雖然科技股票可能“崩潰”,但今年科技支出將增長3%至3.6萬億美元。今年各組織在云計算方面的支出有望超過1090億美元,比去年增長20%。2012年是云計算起飛的一年,而Gartner預計到2016年云服務的所有支出將達到2070億美元,幾乎是今年支出的兩倍。 國內移動支付正在以難以想象的速度飛快發展,市場蘊含著無限商機。根據易觀國際發布的《中國第三方支付市場趨勢預測》報告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移動支付全年交易額規模達到742億元,用戶數達到1.87億。并且,該報告預計,未來3年移動支付市場將持續保持快速發展的態勢,到2014年,移動支付市場交易規模將達到3850億元,用戶規模將達到3.87億。 市場嗅覺敏銳的移動運營商、銀行機構及第三方支付公司等廠商紛紛“插足”該市場,欲搶奪移動支付行業這一誘人的“大蛋糕”。目前在國內,三大運營商已經各自成立了獨立的支付公司。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手機用戶的激增,手機已日益成為主要的電子支付手段之一,這也為運營商介入支付市場提供了客觀的有利條件。在業務上,中移動與浦發銀行聯合發布了近場支付聯名卡等4款產品;中聯通獲得央行的支付牌照,實現了由“聯通沃易付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向“聯通支付有限公司”的轉變;而中電信則與中國銀聯牽手“翼支付”。 6月底,央行頒布了95張準入牌照,第三方支付企業隊伍日益發展壯大起來,除了已經發布的近200張牌照外,仍有大批的企業提交了牌照申請。第三方支付已滲入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購物、旅游、游戲各項繳費、保險、物流等領域都風聲水起蓬勃發展。規模日趨龐大的同時,市場競爭更加激烈,第三方支付市場暗流涌動。PayPal推出新技術支持用戶在實體店完成支付,廣電也寄希望于電視支付來占得一席之地。盡管移動支付市場硝煙彌漫,但其未來廣闊的發展空間也要求運營商、銀行、第三方支付等相關企業展開多元化合作與溝通,在相互學習、相互促進中共建有序、協調的支付市場秩序。 中國銀聯總裁許羅德指出,電視產業正從娛樂終端向電子商務、公共服務終端轉變,電視支付平臺獲得認可之后,打通了困擾多年的支付環節,加速了電視平臺購物行業的發展。電視支付系統(QQ:小默862693539)也將是繼網絡銀行、手機銀行后最具潛力的支付平臺,而且數字電視只是電視支付的終端之一,網絡電視、手機電視、衛星電視等領域也將逐步納入其中,產業規模將達數百億元。 電視支付是需要技術保障的,否則消費者的資金將處于危險之中。但是就目前的技術而言,還不能有效保障電視支付的便捷、安全,技術上還有待完善。有業內人士透露,用戶通過電視機的遙控器便可完成各類付費,但是短期來看普遍實現的可能性不大。雖然有彩電企業自2009年起就開始與銀視通合作研發支付系統(QQ:小默862693539),但是介于操作、安全等問題,電視支付業務仍須軟硬件廠商與政策的共同推動解決。 業內獨立分析評論人魯振旺表示,現在電視購物做不起來,有一個關鍵點就是支付,假如聯通了電視購物體系和電視支付體系,效果就會好很多。他稱,如果電視支付建立,那么打造電視購物、付費影視點播等基于電視的互聯網電子商務體系都會得到快速發展。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laynepeng.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