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器虛擬化有效促進高可用性 |
發布時間: 2012/9/8 23:45:02 |
對于數據密集型業務來說,每宕機一小時所帶來的網絡接入丟失或用戶生產率下降都很容易造成六位數的損失。這個古老的定律對于現今的企業仍然適用。長期依賴于高可用性架構獲得性能冗余的數據中心需要盡量避免操作系統的混亂、服務器故障以及其它基礎架構問題。如今的服務器虛擬化技術允許多個虛擬機在同一臺物理服務器上獨立的運行,這使業務風險大大增加。雖然虛擬化技術支持龐大的數據中心整合,但同時也增加了相關機構的風險。采用了服務器虛擬化的公司需要重新評估他們的高可用性措施,在繼續依靠傳統網絡架構的同時,利用虛擬化平臺來增加業務的靈活性。 要了解在虛擬化服務器環境中改進高可用性(HA)的可能性,很重要的一點是了解傳統高可用性在非虛擬化環境中的特性及兼容性。在基本的高可用性形式中,它通過提供冗余度來消除單點故障。例如,一個高可用性設備可能包含兩個相同的服務器,從而使兩個獨立的以太網交換機互相連接。反過來,這些服務器可能與兩個獨立的光纖通道存儲區域網絡相連,而這兩個光纖通道存儲區域網絡又與兩個冗余存儲設備相互連接。每一個設備由不同的配電電路提供電能,而這些電路則是由獨立的UPS系統所支撐。通過冗余健康檢測或"心跳"信號,冗余服務器也可以彼此相連接。 服務器通常會包含一些本身的彈性設計特征,其中包括多處理器內核、大容量內存、冗余電源、網絡/存儲連接等。就像包含Windows Server 2003群集服務器、Sun的Solaris系統集群以及IBM AIX PowerHA(HAMCP)的平臺產品一樣,每個服務器都有備份操作系統、應用程序以及高可用性故障處理軟件。服務器也可以使用跨平臺的產品,比如說Symantec的Veritas Cluster Server或IBM Tivoli System Automation。健康檢測信號中斷說明服務器有問題,這時故障處理軟件會自動切換到一個備用服務器,如果幾乎沒有中斷的話,SAN和局域網的接入仍然會繼續。冗余局域網交換機,SAN交換機以及備份的SAN存儲可以確保在外部服務器經歷任何中斷故障時系統都能找到合適的備用路徑來繼續業務的運作。 一旦對故障設備進行隔離維修,系統則會自動恢復到出錯前所備份的初始配置中。這通常被稱為"主動/被動"配置。在"主動/被動"配置中,第二個服務器與第一個串聯運行,而不是作為一個備用服務器運行,這樣可以提供更大的處理能力。但是,當其中一個服務器出現故障時,另一個服務器還能繼續在一個較低的層面運行。隨著這一基本方案的不停變化,集群本身也可能會擁有三、四個或者更多的服務器。 當然,傳統的非虛擬化方法對于高可用性則意味著高昂的成本。冗余服務器、局域網聯網、SAN聯網和存儲、以及OS或應用軟件許可制度的推行將大大提高企業高可用性應用部署的費用。 根據Va.州Fairfax Evolve Technologies公司CEO Dave Sobel的觀點,確定可用性需求是企業要做的第一步。Sobel表示,企業管理層要根據業務需求及預算情況來確定運作時間。業務需求推動著技術發展,但高可用性技術的高額成本卻限制了受保護應用程序的數量。結果,只有少數幾個應用程序得到高可用性的保護,而對于其它應用程序只能進行到定期備份。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laynepeng.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