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創證券伏勁松:云計算將革掉CIO的命 |
發布時間: 2012/9/13 17:43:00 |
在伏勁松看來,云計算.是大勢所趨。當云服務提供商的服務達到一定水平,設置CIO這個職位的必要性就會減小,CIO終將消失。但人們不必擔心,因為一些職業消失,必然有更多新的職業出現,IT人員一方面可以轉向業務領域,另一方面可以轉為專業的技術服務提供商。
當記者來到首創證券有限公司采訪時發現,首創證券的員工都親切地稱呼公司技術總監伏勁松為“伏博士”。這一稱呼讓記者感受到伏勁松身上那股濃濃的學者氣息。本科畢業于中國科技大學,后來在合肥工業大學修完計算機博士學位的伏勁松在進入企業之前是一名大學教師。從象牙塔步入社會,伏勁松先做了一年的審計工作。之后從2000年首創證券成立至今,伏勁松一直在首創證券從事IT建設工作。這一做,就是11年。
11年里,成立于2000年的首創證券從只有一家營業部發展到15家營業部,而且其IT部門也一個人發展成17人的團隊。 慧眼判別新技術 從成立至今,首創證券的IT系統從最初單一的交易結算系統逐漸走上了包含市場管理系統、基金代銷系統、CRM系統、客戶服務系統以及財務、辦公、人事等系統的全面IT管理軌道。雖然首創證券的規模在行業內只能算中等水平,但其IT系統的建設卻并不輸給大型的證券公司。談起這樣的成績,伏勁松將其歸功于公司對新技術的正確把握。 首創證券成立的2000年,正好是互聯網泡沫化最為嚴重的一年,很多證券公司在網上交易系統的建設上投入非常大,經常花費幾百萬元甚至上千萬元去進行網站建設。而首創證券只花了幾十萬元就完成了網上交易系統的搭建,成為第一批獲得網上交易資格的證券公司。伏勁松認為,如何判斷一項新技術是否適用于公司發展非常重要。有的技術是真正適應企業現階段發展的技術,而有的技術卻被過度炒作,實際上并不具備成熟的應用環境。而這一切,都需要對新技術有一個“度”的把握。 伏勁松介紹說,雖然首創證券在行業內部規模不大,但對新技術的把握還是很準確的。首創一直堅持的IT自動化道路的成果是這兩年才出現的,但相關的工作卻在四五年前就已經開始了。2003年、2004年,整個首創證券的IT團隊在幾乎沒有中文技術資料的情況下,吃透了ITIL(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Library,信息技術基礎架構庫)的標準和規范。而現在非常熱門的虛擬機技術,首創在2004年、2005年就開始進行相關解決方案的研究。 首創證券對新技術的準確把握,與伏勁松對于技術的前瞻性把握不無關系。早在做審計工作的時候,伏勁松就開始寫文章介紹信息安全管理體系規范BS7799。目前,首創證券的信息安全規范一直是按照BS7799標準制定的。 談起現在對新技術的認識與把握,伏勁松認為,在系統后端,云計算.服務將變得越來越重要,無論是私有云還是公有云,如何利用它們優化IT架構將是十分有意義的研究課題。而在前端,伏勁松看好平板電腦的應用,云服務在后端提供基礎的服務架構,平板電腦在客戶端提供應用界面,具備非常大的優勢。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laynepeng.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