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化正向應用、移動和數據庫普及 |
發布時間: 2012/9/13 18:00:09 |
虛擬化正朝著無所不在的普及程度發展。Gartner的分析師克里斯·沃爾夫(Chris Wolf)認為,“我們基本上已經達到了這樣一種程度:在使用虛擬化的時候,我們甚至不必說虛擬化或者去解釋這種架構,因為虛擬化正在成為一種默認的技術構成。”
的確,虛擬化已經開始全面主宰服務器領域,并正在進入桌面領域。要不了多少時間,虛擬化的觸角將會很快擴展到應用、移動和數據層面。下面就讓我們仔細考察一下虛擬化在IT基礎設施方面的普及之旅。 向應用層普及 Forrester分析師詹姆斯·斯塔騰(James Staten)指出,“如果說虛擬化在2011年朝著某個方向發展的話,那就是向堆棧上層發展,朝著關鍵任務應用發展。” IT分析公司Taneja Group創始人阿倫·塔內加(Arun Taneja)說,“我們正在到達這樣一個轉折點,機構們不再說‘我們從不會對關鍵任務應用進行虛擬化,’而是開始說‘為什么我們不虛擬化這些應用呢?’”。 所有與關鍵任務相關的虛擬化實施障礙都將被打破。如此一來,關鍵任務應用就能夠控制在虛擬化體系之下了。在過去的18個月里,網絡行業在解決I/O(輸入/輸出)和存儲等主要難題方面業已取得了明顯的進展。 例如,NextIO、Virtensys和Xsigo Systems等初創企業可在高容量InfiniBand,或者以太網鏈路上提供能夠執行虛擬化、聚合或者互聯功能的產品。有了它們的幫助,IT經理便可通過制定策略來控制I/O能力,為特定的虛擬機分配輸入/輸出,然后按照百分比在虛擬機之間分配剩余的資源。 實際上,這些產品把服務質量引入到I/O,極大地推動了行業向前發展。同樣,3Par(去年9月被惠普收購)、Compellent(去年12月被戴爾收購)和NetApp等公司的存儲虛擬化產品在虛擬化環境中的性能都遠遠超過了傳統的存儲產品。塔內加指出,寬條帶化(wide striping)是把關鍵任務應用引進到虛擬化環境的一種技術。寬條帶化幫助消除存儲瓶頸,因為這種技術可在所有的硬盤之間分配I/O工作量,而不是強迫IT管理員對硬盤進行分組,為每一組硬盤指定應用程序。 “這就是虛擬化的力量,是我們在過去三年里所學到的東西。一旦你進入虛擬服務器領域,你就不能再使用傳統存儲了。”塔內加說。 把虛擬化推向堆棧上方的關鍵任務狀態還與應用程序的可移植性有關。 “采用服務器虛擬化,機構能夠迅速建立一個服務器鏡像并且把這個鏡像從一臺機器遷移到另一臺機器,并可對其進行克隆、復制和其他操作。現在,機構要讓應用程序也能做同樣的事情。他們想讓裸機建立鏡像,然后裸機部署、裸機選擇該鏡像并且把該鏡像遷移到任何地方,裸機克隆并且在整個生命周期內對其進行管理。”斯塔滕補充道。 應用虛擬化想法的出現已有6年之久。但是,許多機構現在才開始了解這項技術。“那些想對應用虛擬化的某個版本或者某個應用虛擬化平臺實施標準化的機構,都希望等這個市場更成熟一些之后再做出戰略承諾。”他說。 這個市場其實已經成熟了。包括思杰、微軟、Novell、賽門鐵克和VMware在內的越來越多的公司現在都提供應用虛擬化的選擇。隨著2010年5月發布Office 2010,微軟也首次在部署其任何應用的時候開始使用虛擬化技術了。 也有人認為,如果微軟才剛開始為其應用虛擬化增加技術支持的話,那么,我們可以想象,微軟生態系統中的其他廠商會更落后一些。可以說,技術支持一直是在企業中使用虛擬化技術的障礙之一。 VMware提供用于應用虛擬化的ThinApp軟件。VMware認為,隨著桌面與用戶互動的分離,應用虛擬化技術的重要性在日益提高。VMware負責最終用戶計算產品的副總裁維托里奧·維亞倫戈(Vittorio Viarengo)認為,“擁有對應用提供計算支持的設備以及應用本身會越來越多地進入數據中心,進入在云中的SaaS設置中。”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laynepeng.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