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會余凱:沒有應用的云計算只是“浮云” |
發布時間: 2012/9/15 14:54:14 |
作為近幾年來IT領域最炙手可熱的概念,云計算.成為眾多廠商、機構以及媒體熱捧的對象。包括谷歌、亞馬遜、微軟、IBM、甲骨文等在內的國際巨頭,不斷熱炒云計算.概念;國內IT廠商也紛紛跟進,大批資金進入這一領域。其現狀可以套用一句經典的電影臺詞“你要是不說云計算.你都不好意思和人家打招呼”。據悉,最新的十二五規劃提到要用先進的技術來提高城市化水平,其中就包括物聯網和云計算.。
市場的潛力和用戶的困惑 市場分析機構Gartner早在去年就將云計算.列為2010年的10大戰略科技之首,認為將在2-5年內成為市場主流。統計稱進入2010年,IT業將進入恢復性增長階段,全球IT支出預計增長3.3%,云計算.將成為全球IT業恢復性增長背景和物聯網方向下的行業主要趨勢。Gartner預測,到2012年,有兩成的企業就不會再擁有自家的IT設備;到2013年,云計算.市場規模有望增長到1500億美元。 知名投資銀行美林也發布了相關的市場報告,預計全球云計算.市場規模到2011年將達到1600億美元,其中商業和辦公軟件的云計算.市場規模達到950億美元,全球軟件市場的12%將轉向云計算.。 “逢云必談”的IT界,讓許多創業者為之熱血沸騰。許多云計算.廠商的負責人樂于相信整個產業的規模之大,普通的用戶也愿意引用這一時髦概念成為談資。然而,云計算.興起之后的幾年,用戶仍然感覺遙不可及。知名天使投資人雷軍就表示“和創業者交流,我最怕聽到“云計算.平臺”“知識管理”和“數據挖掘”等這些高深的名詞。”
許多用戶并不知道云計算.是什么、能做什么、如何去做、能帶來什么好處。在百會市場總監余凱看來,這源于目前中國云計算.發展所遇到最大的問題:概念很熱,應用較少,太虛無縹緲。雖然云計算.已有幾年發展時間,特別是在中國市場,應用層面太少,而云計算.廠商更多強調基礎建設,無法落地,導致云計算.離普通用戶更加遙遠。 沒有應用的云只是“浮云” 在十二五規劃綱要中,云計算.成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重點發展對象。政府在推動云計算.發展方面做出非常多的努力及引導。然而在地方上,相關部門的執行卻存在一些問題。 目前無錫、廣東、北京等全國很多地方都在建云計算.中心。大家一擁而上做云計算.機房等基礎建設。有的甚至想把整個城市的信息化服務都通過云計算.方式實現;蛟S是有很好的商業機會在里面,很多地方都卯足了勁開工。余凱認為過幾年之后,“大家回頭看所建設的云計算.中心的價值,肯定不會有預想的那么好”。云計算.三個層次SAAS,PAAS和IAAS。很多地方都愿意做IAAS基礎平臺的建設,“認為只要基礎建設好了,云計算.產業在中國就繁榮和發展了。” 很多云計算.基礎建設項目,除了初期的媒體曝光之后,很難再有下文。余凱認為,沒有應用層面上的服務,云計算.對于用戶來說就是浮云。真正像亞馬遜提供EC2云計算.出租的服務,目前中國沒有幾家企業能用得上。甚至目前中國99%的企業不需要去租用運算能力、儲存能力的云計算.服務。仍然以應用級網絡服務需求居多。 也有人認為只有基礎設施才是云計算.。余凱并不同意這種觀點。“只有在平臺上和應用上都有價值才會真正被大家認可。”他說,有很多地方,先把云計算.基礎設施建好,但沒有應用,才開始過來找他們。讓他們去部署應用給用戶去。“這是典型的急功近利沒有出路的表現。如果剛開始從應用的層面考慮問題,讓大家先能夠應用起來再去慢慢通過虛擬化地改善基礎設施變成云計算.模式,豈不是更好?”余凱反問道。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laynepeng.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