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計算猜想 “十二五”經濟發展新引擎? |
發布時間: 2012/9/17 17:26:02 |
兩年前還讓人“一頭霧水”的“云計算.”仍在云端漂浮,還是已經降落人間,實實在在服務著各行各業?“十二五”經濟發展,“云計算.”究竟能帶來怎樣的契機?
日前在上海舉辦的“IEC 2011信息化時代企業發展論壇”上,《第一財經日報》采訪了中國電子學會副秘書長、中國電子學會云計算.專家委員會秘書長林潤華以及IBM全球副總裁王陽博士,在他們看來,“云計算.”早已滲透進眾多行業,點上的應用無處不在,“十二五”推動經濟發展,“云計算.”將成為新引擎。 “云計算.”的優勢 “云計算.”這兩年來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公眾視野中,林潤華注意到,云計算.在百度和谷歌的搜索量在快速增長,行業內外普遍關注。2010年第二屆云計算.大會3200多人參加,今年的第三屆大會預計有6000人到8000人出席。 云計算.專家委員會認為,“云計算.”是一種基于互聯網的計算模式,在這種計算模式上,所有的計算資源、計算能力、存儲能力還有網絡能力,或者叫交互能力,還有應用軟件,是動態可伸縮的,且被虛擬化的,以服務的方式提供,可以分片、零散地出租,用戶能方便地通過互聯網獲取、租用到這些資源,這個概念應該可以涵蓋目前所有的硬軟、互聯網廠商。這種新型的計算資源組織、分配和使用模式,有利于合理配置計算資源并提高其利用率,降低成本,促進節能減排,實現綠色計算。 林潤華分析說,“云計算.”有幾個優勢,一是系統的可擴展性和規模性,很容易實現資源的共享。現在信息化面臨困境,由于部門利益、建設項目的不同,確實存在很多的信息孤島,如果采用云計算.很容易把這些資源共享起來。二是“云計算.”在資源的動態分配管理方面也優點突出。“云計算.”另一大特點就是跨地域,大家不用知道服務器在哪里,服務從哪里提供,比如百度和谷歌的搜索服務,就是典型的“云計算.”服務模式。 從每個單位有發電機,到城市有發電廠,再到一個地區甚至一個省份建一到幾個發電廠,電力系統經歷了一個大集中的過程,向規模化、集約化方向發展,熱效率更好。林潤華用電力發展的例子來類比“云計算.”,信息處理和信息服務業需要大集中,“云計算.”是一種重要手段和途徑。 “云計算.”如何影響經濟社會 “云計算.”到底能對經濟、社會產生哪些影響?林潤華認為,“云計算.”使人類社會快速進入信息時代,50%以上的人還不能上網,使用信息服務,存在信息鴻溝,與城市鄉村廣泛使用電力相比,信息社會目標還相距甚遠。 “云計算.”這種大規模、社會化、專業化方式,就可能使人類快速進入信息時代,獲取信息的方式更方便、更低廉。“如果只需要一個手機,航班、天氣、財經等所有需要的信息都能輕松獲取,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這才算進入信息時代。”林潤華說。 林潤華認為,“云計算.”也是推動經濟發展的新引擎。過去數十年中,IT技術的進步極大地推動全球經濟發展,“云計算.”引入商業模式又進一步提高企業的信息化水平,促進區域產業轉型和升級。林潤華舉例說,很多物流企業的信息化水平相當低,內部管理、人員管理、營銷管理都沒有應用到信息技術,“如果采用‘云計算.’的話,這種信息化水平的門檻就會大大降低。‘云計算.’可以把所有的服務由專業團隊提供,企業不用關心到底誰來提供服務和技術。” “‘云計算.’還會推動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林潤華提出,服務業可利用電子信息技術,同傳統產業結合起來,形成現代服務業。 林潤華表示,“云計算.”可以推動信息系統向高能、低耗的綠色環保方向發展。他舉例說,深圳有家超算中心一年電費達到7000萬元人民幣,很多數據中心的能源效率只有15%。“如果采用最新的‘云計算.’技術,效率可以提升到85%。”他認為,‘云計算.’對推動IT系統的綠色節能作用很大,在享受信息化便捷服務的同時,還能降低經濟發展對環境帶來的破壞。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laynepeng.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