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M廣告 |
發布時間: 2012/9/18 10:32:11 |
關鍵路徑法(Critical Path Method,CPM),又稱關鍵線路法。一種計劃管理方法。它是通過分析項目過程中哪個活動序列進度安排的總時差最少來預測項目工期的網絡分析。它用網絡圖表示各項工作之間的相互關系,找出控制工期的關鍵路線,在一定工期、成本、資源條件下獲得最佳的計劃安排,以達到縮短工期、提高工效、降低成本的目的。CPM中工序時間是確定的,這種方法多用于建筑施工和大修工程的計劃安排。它適用于有很多作業而且必須按時完成的項目。關鍵路線法是一個動態系統,它會隨著項目的進展不斷更新,該方法采用單一時間估計法,其中時間被視為一定的或確定的。
關鍵路線法是一種網絡圖方法,最早出現于20世紀50年代,由雷明頓-蘭德公司(Remington- Rand)的JE克里(JE Kelly)和杜邦公司的MR沃爾克(MR Walker)在1957年提出的,用于對化工工廠的維護項目進行日程安排。這種方法產生的背景是,在當時出現了許多龐大而復雜的科研和工程項目,這些項目常常需要運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因此如何合理而有效地對這些項目進行組織,在有限資源下以最短的時間和最低的成本費用下完成整個項目就成為一個突出的問題,這樣CPM就應運而生了。
設定方法、步驟
簡單關鍵路徑法 關鍵路徑法(CPM)是一種網絡分析技術,是確定網絡圖當中每一條路線從起始到結束,找出工期最長的線路,也就是說整個項目工期的決定是由最長的線路來決定的。
關鍵路徑法是時間管理中很實用的一種方法,其工作原理是:為每個最小任務單位計算工期、定義最早開始和結束日期、最遲開始和結束日期、按照活動的關系形成順序的網絡邏輯圖,找出必須的最長的路徑,即為關鍵路徑。
時間壓縮是指針對關鍵路徑進行優化,結合成本因素、資源因素、工作時間因素、活動的可行進度因素對整個計劃進行調整,直到關鍵路徑所用的時間不能再壓縮為止,得到最佳時間進度計劃。
⑴畫出網絡圖,以節點標明事件,由箭頭代表作業。這樣可以對整個項目有一個整體概觀。習慣上項目開始于左方終止于右方。
⑵在箭頭上標出每項作業的持續時間(T)
⑶從左面開始,計算每項作業的最早結束時間(EF)。該時間等于最早可能的開始時間(ES)加上該作業的持續時間。
⑷當所有的計算都完成時,最后算出的時間就是完成整個項目所需要的時間。
⑸從右邊開始,根據整個項目的持續時間決定每項作業的最遲結束時間(LF)。
⑹最遲結束時間減去作業的持續時間得到最遲開始時間(LS)。
⑺每項作業的最遲結束時間與最早結束時間,或者最遲開始時間與最早開始時間的差額就是該作業的時差。
⑻如果某作業的時差為零,那么該作業就在關鍵路線上。
⑼項目的關聯路線就是所有作業的時差為零的路線。
主要時間參數
在關鍵路徑法中,一般有以下一些時間參數:
最早開始時間(Early Start)活動最早開始時間由所有前置活動中最后一個最早結束時間確定。
最早結束時間(Early Finish)活動的最早結束時間由活動的最早開始時間加上其工期確定。
最遲結束時間(Late Finish)一個活動在不耽誤整個項目的結束時間的情況下能夠最遲開始的時間。它等于所有緊后工作中最早的一個最晚開始時間。
最遲開始時間(Late Start)一個活動在不耽誤整個項目的結束時間的情況下能夠最早開始的時間。它等于活動的最遲結束時間減去活動的工期。
總時差(Total Float) 指一項活動在不影響整體計劃工期的情況下最大的浮動時間。
自由時差(Free Float)指活動在不影響其緊后工作的最早開始時間的情況下可以浮動的時間。
如果是對于箭線圖法,用到的時間參數還常有:
最早節點時間(Early Event Occurrence Time)最早節點時間由其前置活動中最晚的最早結束時間確定。
最遲節點時間(Late Event Occurrence Time)最遲節點時間由其后置活動中最早的最遲開始時間確定。
關鍵路徑法的時間計算
在進行計算時,箭線圖和前導圖的計算過程有所不同。
正推法
箭線圖(ADM)的計算一般有正推法(Forward Pass)和逆推法(Backward Pass)兩種,正推法用于計算活動和節點的最早時間,其算法如下:
1. 設置箭線圖(ADM)中的第一個節點的時間,如設置為1。
2. 選擇一個開始于第一個節點的活動開始進行計算。
3. 令活動最早開始時間等于其開始節點的最早時間。
4. 在選擇的活動的最早開始時間上加上其工期,就是其最早結束時間。
5. 比較此活動的最早結束時間和此活動結束節點的最早時間。如果結束節點還沒有設置時間,則此活動的最早結束時間就是該結束節點的最早時間;如果活動的結束時間比結束節點的最早時間大,則取此活動的最早結束時間作為節點的最早時間;如果此活動的最早結束時間小于其結束節點的最早時間,則保留此節點時間作為其最早時間。
6. 檢查是否還有其它活動開始于此節點,如果有,則回到步驟3進行計算;如果沒有,則進入下一個節點的計算,并回到步驟3開始,直到最后一個節點。
逆推法
活動和節點的最遲時間采用逆推法(Backward Pass)計算,逆推法(Backward Pass)一般從項目的最后一個活動開始計算,直到計算到第一個節點的時間為止,在逆推法的計算中,首先令最后一個節點的最遲時間等于其最早時間,然后開始計算,具體的計算步驟如下所示:
1. 設置最后一個節點的最遲時間,令其等于正推法計算出的最早時間。
2. 選擇一個以此節點為結束節點的活動進行計算。
3. 令此活動的最遲結束時間等于此節點的最遲時間。
4. 從此活動的最遲結束時間中減去其工期,得到其最遲開始時間。
5. 比較此活動的最遲開始時間和其開始節點的最遲時間,如果開始節點還沒有設置最遲時間,則將活動的最遲開始時間設置為此節點的最遲時間,如果活動的最遲開始時間早于節點的最遲時間,則將此活動的最遲開始時間設置為節點的最遲時間,如果活動的最遲開始時間遲于節點的最遲時間,則保留原節點的時間作為最遲時間
6. 檢查是否還有其它活動以此節點為結束節點,如果有則進入第二步計算,如果沒有則進入下一個節點,然后進入第二步計算,直至最后一個節點。
7. 第一個節點的最遲時間是本項目必須要開始的時間,假設取最后一個節點的最遲時間和最早時間相等,則其值應該等于1。
上面介紹了活動的最早和最遲時間的計算方法,以上的過程可以用比較簡單的公式來表達。
上面所講述的方法,我們一般稱為節點計算法,節點和活動的最早時間按照正推法進行計算,起點節點未規定時間時,我們取其時間為1,即
ETi=1(i=1)
對于任意一個節點,如果其之前只有一條活動時,則其最早時間按照下式計算,
ETj= ETi+Di-j
如果該節點之前有多條活動時,則其最早時間按照下式計算,
ETj= max{ETi+Di-j}
其中Di-j為活動i-j的工期
對于活動的最早時間,最早開始時間為:
ESi-j=ETi
最早結束時間為
EFi-j= ESi-j+ Di-j
計劃的總工期
T=ETn-1
節點和活動的最遲時間以逆推法計算,計算時,首先令最后一個節點的最遲時間等于其最早時間,即
LTn=ETn
對于其之后只有一條活動的節點,最遲時間如下式所示
LTi=LTj-Di-j
對于其之后有多條活動的節點,最遲時間如下式所示
LTj=min{ LTj-Di-j}
工作i-j的最遲完成時間以下式計算,
LFi-j=LTj
最遲開始時間為
LSi-j=LFj- Di-j
另外,也可以采用一種叫做工作計算法的方法進行活動時間的計算,具體如下。
對于最早時間,采用正推法計算。在沒有指定節點的開始時間時,則起點開始活動的最早開始時間定為1,即
ESi-j=1
當工作i-j只有一條緊前工作h-i時,其最早開始時間按如下公式計算
ESi-j=ESh-i+ Dh-i
當工作i-j有多條緊前工作時,其最早開始時間按照以下公式計算
ESi-j=max {ESh-j+ Dh-i}
工作i-j的最早完成時間按照下式計算
EFi-j=ESi-j+ Di-j
網絡計劃的計算工期按照下式確定
T=max {EFi-n}-1
活動的最遲結束時間和最遲開始時間需要采用逆推法計算。
以終點節點為箭頭節點的活動的最遲完成時間按照網絡計劃的工期確定,即
LFi-j=T+1
其它活動的最遲開始時間按照下式計算
LFi-j=min {LFj-k- Dj-k}
活動的最遲開始時間以下式確定
LSi-j=LFi-j- Di-j
對于總時差和自由時差可以采用如下的公式計算。
總時差可以按照下式計算:
TFi-j= LSi-j- ESi-j
或者
TFi-j= LFi-j- EFi-j
當工作i-j有緊后工作j-k時,自由時差可以按照下式計算:
FFi-j=ESi-k- ESi-j- Di-j
或者
FFi-j=ESj-k-EFi-j
由于引入了多種邏輯關系,前導圖(PDM)的時間計算和箭線圖(ADM)有一些差別。除了前導圖(PDM)中不存在節點最早時間和最遲時間,在箭線圖(ADM)中提及的其它時間參數也都適合前導圖(PDM)。
對于活動的最早開始和最早結束時間,采用正推法計算,其算法如下所示:
1. 將第一個活動的最早開始時間設置為1.
2. 在活動的最早開始時間上加上其工期,得到活動的最早結束時間。
3. 根據該活動與后置活動的邏輯關系,計算后置活動應該的最早開始時間,并與其已有的最早開始時間對比,如果其后置活動還沒有設置最早開始時間,則將此時間設為其最早開始時間,如果此時間早于其后置活動已有的最早開始時間,則保留后置活動的原有最早開始時間,如果此時間遲于其后置活動已有的最早開始時間,則將此時間設置為后置活動的最遲開始時間。
4. 重復步驟2和3,直到所有活動的時間被計算完為止。
對于以上所示的最早時間的計算過程,可以以公式的形式表示如下:
當活動間的邏輯關系為SS,則計算如下
ESj=max{ ESi + STS}
當活動間的邏輯關系為FS,則計算如下
ESj= max{ESi+ Di+ FTS}
當活動間的邏輯關系為FF,計算如下
ESj= max{ESi+ Di - Dj+FTF}
當活動間的邏輯關系為SF,計算如下
ESj=max{ ESi - Dj+STF}
在計算出各個活動的最早開始和結束時間之后,就可以計算活動的自由時差,在計算前導圖(PDM)的自由時差時應注意,由于引入了多種邏輯關系,并且活動間可以存在延時,所以其計算方法與箭線圖(ADM)的計算方法不一樣。
應用
對于一個項目而言,只有項目網絡中最長的或耗時最多的活動完成之后,項目才能結束,這條最長的活動路線就叫關鍵路徑(Critical Path),組成關鍵路徑的活動稱為關鍵活動。其通常做法是:
⑴將項目中的各項活動視為有一個時間屬性的結點,從項目起點到終點進行排列;
⑵用有方向的線段標出各結點的緊前活動和緊后活動的關系,使之成為一個有方向的網絡圖;
⑶用正推法和逆推法計算出各個活動的最早開始時間,最晚開始時間,最早完工時間和最遲完工時間,并計算出各個活動的時差;
⑷找出所有時差為零的活動所組成的路線,即為關鍵路徑;
⑸識別出準關鍵路徑,為網絡優化提供約束條件;
特點
⑴關鍵路徑上的活動持續時間決定了項目的工期,關鍵路徑上所有活動的持續時間總和就是項目的工期。
⑵關鍵路徑上的任何一個活動都是關鍵活動,其中任何一個活動的延遲都會導致整個項目完工時間的延遲。
⑶關鍵路徑上的耗時是可以完工的最短時間量,若縮短關鍵路徑的總耗時,會縮短項目工期;反之,則會延長整個項目的總工期。但是如果縮短非關鍵路徑上的各個活動所需要的時間,也不至于影響工程的完工時間。
⑷關鍵路徑上活動是總時差最小的活動,改變其中某個活動的耗時,可能使關鍵路徑發生變化。
⑸可以存在多條關鍵路徑,它們各自的時間總量肯定相等,即可完工的總工期。
關鍵路徑是相對的,也可以是變化的。在采取一定的技術組織措施之后,關鍵路徑有可能變為非關鍵路徑,而非關鍵路徑也有可能變為關鍵路徑。
優化
在項目管理中,編制網絡計劃的基本思想就是在一個龐大的網絡圖中找出關鍵路徑,并對各關鍵活動,優先安排資源,挖掘潛力,采取相應措施,盡量壓縮需要的時間。而對非關鍵路徑的各個活動,只要在不影響工程完工時間的條件下,抽出適當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等資源,用在關鍵路徑上,以達到縮短工程工期,合理利用資源等目的。在執行計劃過程中,可以明確工作重點,對各個關鍵活動加以有效控制和調度。
在這個優化思想指導下,我們可以根據項目計劃的要求,綜合地考慮進度、資源利用和降低費用等目標,對網絡圖進行優化,確定最優的計劃方案。下面分別討論在不同的目標約束下,優化方案策略的制定步驟。
目標一:時間優化,即根據對計劃進度的要求,縮短項目工程的完工時間。
可供選擇的方案:
1. 采取先進技術的措施如引入新的生產機器等方式,縮短關鍵活動的作業時間;
2. 利用快速跟進法,找出關鍵路徑上的哪個活動可以并行;
3. 采取組織措施,充分利用非關鍵活動的總時差,利用加班、延長工作時間、倒班制和增加其它資源等方式合理調配技術力量及人、財、物等資源,縮短關鍵活動的作業時間。
目標二:時間-資源優化,在考慮工程進度的同時,考慮盡量合理利用現有資源,并縮短工期。
具體要求和做法是:
1. 優先安排關鍵活動所需要的資源;
2. 利用非關鍵活動的總時差,錯開各活動的開始時間,拉平資源所需要的高峰,即人們常說的“削峰填谷”;
3. 在確實受到資源限制,或者在考慮綜合經濟效益的條件下,也可以適當地推遲工程時間。
目標三:時間-費用優化。這個目標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指在保證既定的工程完工時間的條件下,所需要的費用最少;或者是在限制費用的條件下,工程完工時間最短。
一般來講,工程費用可分為直接費用和間接費用兩大類,其中直接費用包括直接生產的工人工資及附加費,設備折舊、能源、工具及材料消耗等直接與完成活動有關的費用。為縮短活動的作業時間,需要采取一定的技術組織措施,相應地需要增加一部分直接費用,如為了趕工增加設備或者單位時間內增加能源消耗等。因此,在一定條件下和一定范圍內,活動的作業時間越短,直接費用越多。間接費用通常包括管理人員的工資、辦公費等,從成本會計上,我們把間接費用按照工程的施工時間進行直接分攤。在一定的生產規模內,活動的作業時間越短,分攤的間接費用也越少。因此,我們有以下時間-費用函數:Y = f1(t) f2(t)
Y:總費用
f1(t):直接費用
f2(t):間接費用
該方程式表明,工程項目的不同完工時間所對應的活動總費用和工程項目所需要的總費用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假設當 t = T’ 時,Y’ = Min(Y) 即工程總費用達到最低點,我們將T’點稱為最低成本日程(我們可以用一階導數為零,二階導數為正來求得T’點)。在制訂網絡計劃時,無論是以降低費用為主要目標,還是盡量縮短工程完工時間為主要目標,都要計算最低成本日程,從而擬定出時間-費用的優化方案。
優缺點
CPM(關鍵路徑法)主要是一種基于單點時間估計、有嚴格次序的一種網絡圖。它在項目管理應用中既有優點,又有其不足之處。
優點:它的出現為項目提供了重要的幫助,特別是為項目及其主要活動提供了圖形化的顯示,這些量化信息為識別潛在的項目延遲風險提供極其重要的依據。
缺點:首先,現實生活中的項目網絡往往包括上千項活動,在制定網絡圖時,極其容易遺漏;其次,各個工資之間的優先關系未必十分明確,難以做圖;最后是各個活動時間經常需要利用概率分布來估計時間點,有可能發生的偏差;最后,確定關鍵路徑目標其實質上為了確保項目按照這一特定的順序嚴格執行,從而不至于使整個項目停頓、拖延,如果管理團隊對確實無法確定的工作,就應該在項目運作的計劃中進行充分的分析和重新安排,此是網絡計劃顯得無能為力。因此在項目中,CPM也需要其它工具和方法同時輔助使用。
國際注冊資產管理師CPM
CPM 為國際注冊資產管理師( Certified Property Manager )的英文縮寫,它是由總部位于美國芝加哥的國際資產管理師協會(IREM)面向全球資產運營管理及房地產相關高端從業人員, 通過系統的課程教育、嚴格的考試和資格審核后頒發的專業資格。 CPM被業界一致公認為資產管理業頂級資格。它專為管理各類大型高端資產投資組合的資產管理師而設,是業內全面考察資產管理師能力經驗的唯一一個資格認證項目。
由“國際資產管理協會” 授予的專業資格證書是對資產管理從業人員杰出成就的高度表彰。獲得此一資格的專業人員具有高水平的技能與經驗,扎實的教育背景,表現出了無可比擬的工作成績。榮獲 IREM 證書的管理師聲望高于一般管理師,具有更多更新的業務機會來促進事業發展。
CPM職業資格是國際資產管理界的權威職業資格。CPM教材是根據最新科技發展而進行的兩年一度改版,CPM教育體系永遠走在業界的前沿, 與時俱進;而且成熟的IREM模型確保每一位CPM在通過嚴謹的考試與技能評估之后,即可迅速將久經考驗的CPM理論應用到資產管理實踐當中,令您的服務品質迅速提升,賦予您標準權威的專業形象。
cpm平臺—服裝行業職業經理人入職平臺
CPM即Clothing Professional Manager服裝行業職業經理人
中國服裝管理網與中華大學生俱樂部攜手品牌運營管理專家UCE(國際),率先在服裝行業內提出“CPM-服裝職業經理人”的理念,并搭建“中國服裝行業職業經理人入職平臺”和“CPM俱樂部”。
CPM入職平臺是中國服裝行業最大的人力資源入職平臺,是職場新人快速成長的平臺,是初級職業經理人培育和輸送的平臺,同時也是高中端人才的培育和輸送平臺。我們為熱愛服裝行業、有志于從事服裝行業發展的求職者,以及有著專業技能和管理技能的從業人員搭建了一個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施展才華的舞臺。
CPM俱樂部是中國第一家以服裝行業職業經理人為主體的會員制俱樂部。會員資格終身有效。會員可享受系列人力資源服務,不但可以參加俱樂部提供的各種培訓,還可以獲知各類優惠信息,參加豐富多彩的會員活動。CPM俱樂部是會員擴大人際關系圈和實現自我價值的最佳平臺。
CPM立志于在中國服裝行業樹立職業經理人的理念,打造中國服裝行業真正的職業精英。并且通過我們的努力,使中國服裝行業擁有真正的職業金領。
采購經理認證
項目背景
由具有百年歷史的全球最權威的專業采購與供應管理機構—美國供應管理協會( the Institute for Supply Management,ISM )鑒定的國際采購經理職業資格認證—注冊采購經理( Certified Purchasing Manager,C.P.M. )旨在培養國際認可的采購與供應管理高級人才,提升采購組織的競爭優勢和采購從業人士專業價值。我們已為 40 多家大型客戶近兩百人提供 C.P.M. 職業培訓服務。受到遍及 IT 、制造業、商貿企業、服務業行業客戶和采購管理層的高度認可。
美國供應管理協會( ISM )簡介
ISM 是美國供應管理協會( the Insititute for Supply Management ),其前身是美國采購管理協會( the National Associate of Purchasing Management , NAPM ),建立于 1915 年,至今已有 90 年的歷史。目前, ISM 在全球 75 個國家共有 180 個分會,超過 45000 名會員,是全球采購與供應管理領域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最受尊崇的供應管理領域專業協會之一。
C.P.M. 認證簡介
C.P.M. ( Certified Purchasing Manager )即認證采購經理,是被全球企業認可和推崇度最高的認證,被譽為采購和供應管理專業的最高榮銜。C.P.M. 認證已有 30 年歷史,是經時間證明的采購行業國際標準。ISM在2008年2月2日宣布將CPM升值成為CPSM( Certificate Proffesional in Supply Management )即供應管理專業人士。
C.P.M. 是國際推崇的從事采購管理、供應管理的必備職業證書,擁有 C.P.M. 是:
· 躋身經理階層、進入跨國公司的絕佳通行證。
· 得到全球廣泛認可,并成為采購與供應鏈管理領域內高薪、高職的代名詞
· 已成為全球跨國公司采購總監 (CPO) 、采購主管、采購經理個人職業追求的目標,也成為衡量采購從業者能力的一個重要標準。
· 是企業提升供應鏈競爭力,顯示世界級供應管理能力和水平的絕好標識
· C.P.M. 是顯示個人卓越知識與能力的身份標志
培訓對象
希望獲得 C.P.M. 證書及世界級標準工作技能的采購決策制定者、采購負責人,如采購經理、物料控制主管、物料經理、部門經理、供應鏈經理、總監、營運經理、 COO 等。
課程大綱
模塊1 采購供應管理流程
A、確認需求
任務101 制定采購計劃、建立與組織目標和采購策略一致的采購產品或者服務的決策
任務102 根據企業需求或預算限制來審核申請單
任務103 選擇適合的采購方法
任務104 預計采購執行的成本或收益分析
任務105 采購企業的管理人員或使用部門審核供應商的樣本和范例
B、準備采購申請
任務106 制定或審查規格、工作說明書、履行條款或驗收標準
任務107 定位并選擇潛在的原材料或服務的供應來源
任務108 準備并爭取有競爭性招標、詢價及方案招標及規格和條款
任務109 管理和開發推薦供應來源的清單
C、供應商分析
任務110 評估競爭性招標來確定總體最佳的報價
任務111 視察或評價供應商以確定其適合性
任務112 用等級系統或預先確定的標準來衡量供應商的績效
D、合同執行、實施和管理
任務113 采購訂單與合同的準備和訂立
任務114 合同的法律審核和批準
任務115 從中標到項目完成過程中對合同和采購訂單的管理
任務116 催交貨和必要時進行追蹤的程序
任務117 與供應商解決合同或采購訂單的差異
任務118 同供應商和用戶部門解決付款問題
任務119 審核和修訂采購政策以確保符合法律、政策和道德規范
任務120 協議、設備記錄和規格的文檔管理
模塊2采購供應管理環境
A、談判
任務201 準備和制定談判戰略戰術
任務202 同現有供應商或潛在供應商進行談判以獲得利益最大化
B、信息技術
任務203 開發或利用計算機化采購系統(如網上購買、電子數據交換、網上電子商務)
任務204 開發/實施/維護規格與供應商、產品或服務的數據庫
任務205 開發或利用計算機化的存貨或資產設備的跟蹤系統
C、質量問題
任務206 解決供應商和用戶部門的產品質量問題
任務207 確定質量改進和目標的衡量指標
D、內部關系
任務208 開發、管理、評估與其他內部部門的關系
任務209 跨部門合作及多功能團隊(如:項目管理、過程改進)
任務210 對組織內的采購、供應管理以及物料使用原則改進的必要性
任務211 采購及供應管理的政策、流程信息發布和提供培訓
E、外部關系
任務212 使用供應商管理、戰略聯盟、供應鏈管理及供應商培訓系統,發展并管理與供應商的良好關系
任務213 與供應商探討產品可得性及價格信息
任務214 會見目前及未來的供應商銷售人員
任務215 對供應商的詢問、申辯及上訴的協調、調查及反饋
任務216 開發和實施小規模企業弱勢供應商發展計劃
任務217 采購組織與公司、政府機構、專業協會、媒體及其他組織的會議
模塊3采購供應管理價值增值
A、供應來源分析
任務301 進行“制造還是購買”決策,明確產品及服務是自制還是外包
任務302 租賃還是購買設備的決策制定
任務303 為采購制定財務和杠桿策略
B、供應和庫存的管理
任務304 組織、控制、最小化材料庫存
任務305 與相關部門探討材料庫存,建立補貨水平或JIT戰略
任務306 確定庫存差異的來源并進行調整
任務307 處理過期設備或材料、剩余設備或材料和廢料
C、價值增值過程
任務308 開發和貫徹標準化程序
任務309 實施或推動流程改進項目
任務310 開展成本降低、成本避免和成本限制活動(價值分析、訂單匯總、供貨周期縮短)
任務311 調整新的和改進產品和服務的引進與相關部門的關系
D、預測和戰略
任務312 制定基于預測數據的采購計劃、供應尋源和供應策略
任務313 開發基于未來需求預測的供應計劃和策略
任務314 為供應商提供企業未來的購買需求預測數據
任務315 通過商品展示、貿易期刊和其他獲得新產品和價格信息的資源來開發和維持市場敏感度
任務316 提供現在和未來市場環境數據給管理層、銷售經理相關使用部門
模塊4 采購供應管理領導過程
A、管理學和組織行為學
任務401 制定戰略規劃和目標(短期的和長期的)
任務402 規劃采購和供應部門的目標和目的,以適應組織的目標
任務403 計劃或規劃或制定運營政策、方針和程序
任務404 向上級經理和其他地區的組織定期匯報部門的活動
任務405 分析和解決采購與供應審計報告提出的問題
任務406 開發或使用評估采購和供應部門績效的標準
任務407 采購部門或供應管理預算的準備及管理
任務408 設計、修改與/或管理業務表格(書面或電子文檔)
B、人力資源管理
任務409 監管和領導采購或供應職員
任務410 招聘、晉升、解聘采購或供應員工
任務411 評估采購人員的工作表現
任務412 為發展員工的專業能力指導或授權職業培訓
任務413 解決員工績效問題
任務414 有關阻止和處理歧視或騷擾的問題
廣告學
CPM 千人成本指由某一媒介或媒介廣告排期表所送達1000人所需的成本。其原始英文為Cost Per Mille,簡稱CPM。現在也有人將其譯成cost per one thousand impressions 或cost per thousand。前者中文名為每千人印象成本。后者稱謂相同,但簡稱為CPT。所指內涵與CPM相同。其計算公式為:
千人成本=(廣告費用/到達人數)×1000。
目前,CPM已經作為"按廣告每千次被展現收費"的廣告模式,成為網絡廣告的基本術語。
連續相位調制
連續相位調制(Continue Phase Modulation)是一種先進的相位調制技術,它具有相位連續的特點,頻譜特性優良,相比PSK調制方式,具有更高的頻帶利用率,并且,CPM調制體系是一種信道編碼和調制相結合的方式,通過生成相位狀態格子序列控制下一時刻的狀態轉移,因此信息符號的調制直接具有編碼效應,從而無須更多的冗余符號.CPM調制體系可以通過最大似然序列估計(MLSE)對接收信號進行軟判決,實現低信噪比條件下的高檢測概率.這些優良特性使得CPM技術在幅度衰落信道中實現高數據傳輸速率的通信系統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其它
cpm:cans per minute罐/分(飲料灌裝速度)
CPM:Communication processor module 處理器通訊模塊
CPM:Computer Performance Monitor 計算機性能監控器
CPM:Continuous Processing Machine連續處理機;
CPM:Colloidal Probe Microscory 膠體探針顯微鏡
cpm:calls per minute 呼叫/分,調用/分
cpm:cards per minute 卡片/分;
cpm:characters per minute 字符/分;
cpm:cost per meal 費用/餐;
cpm:counts per minute 次數/分;
cpm:cubic per minute 立方/分;
cpm:cycles per minute 周/分
cpm:Cost per thousand 每千米價格
cpm:Cycles per minute 每分鐘/圈
CPM:Cell per milliliter每毫升細胞液的細胞數
CPM:Cost Per One Thousand Impressions 廣告千人成本
CPM:Chinese Professional Manager 中國職業經理人
CPM:Computerized Pipeline Monitoring (System) 石油化工管線計算機監控系統
CPM:Customers Pleasure Management 客戶愉悅度管理
CPM:Constant Payment Mortgage Loan 完全分攤/等額本息貸款
CPM:Chiral Packing Material手性填料
CPM: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 持續被動訓練 (康復醫學常用語)
CPM:Competitive Profile Matrix 競爭態勢矩陣
CPM:Cost per mile 千人成本 (網絡廣告的計價方式)
CPM:cleaning-point management,是指“清洗點管理”,在食品企業里的應用非常重要!
CPM: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連續主動運動訓練設備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laynepeng.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