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的云計算和四川省的豬肉是什么關系 |
發布時間: 2012/9/18 17:06:13 |
年底最近熱門的話題莫過于元旦春節,還有堵車。北京和紐約、東京這些國際化大都市一樣,也患上了“心臟病”,成了名副其實的中國“首堵”;而今天公布的治賭方案是“車牌搖號”。北京隔三差五的大堵車的確讓這個城市的白領們有幾分糾結。
云計算.概念大家已經討論多年,最近一年尤甚。各行的意見領袖、企業高管都有自己的高見,有人說云計算.就是虛擬化、有人說云計算.是網格計算;有人認為是私有云是趨勢,有人則更看好公有云。國內外也漂著好多家企業的云,從亞馬遜和谷歌、從IBM到蘋果,大家都在談論云,但在外人看來,云計算.技術高高在上,而云概念讓人云里霧里、不知所云。 微軟為絕大多數電腦用戶提供操作系統,在新技術領域往往走在前面,是云計算.積極倡導者之一。12月22日,微軟大中國區副總裁兼市場戰略部總經理孫建東和媒體同行再次聊起了云計算.。這次的云概念給媒體留下很深的印象,它和人們最熟悉的兩件事兒聯系到一塊:一個是豬肉,另一個是漢字。 豬肉和云計算.有啥關系? 云計算.和豬肉有啥關系?這是微軟和成都市政府在云計算.領域合作的一個典型案例。 豬肉大家天天吃,人們最關心莫過于豬肉的食品安全和豬肉質量。一頭生豬從生產到做成菜品,包括生產、養殖、屠宰、銷售、粗加工、制作、食用N個環節,一個環節出了紕漏就可能讓壞豬肉流入市場。 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對每頭豬每塊豬肉的走向做記錄:目前,整個四川省一年的生豬出欄量在1億頭左右,每年進入成都市中心的生豬至少在1000萬頭以上,成都市政府為了檢測生豬走向,特別建立了一套“豬肉質量安全溯源監管系統”,讓絕大多數生豬通過綁定RFID溯源芯片擁有了唯一的“身份證號”,不間斷地進行信息收集、查詢和數據監管,保證豬肉生產流通安全。 這是個相當龐大的IT工程,僅成都的1000萬頭豬的IT基礎設施的投入,專家估計總成本在需要花費600萬左右,這相當于每頭豬均攤0.6元左右,豬肉安全的IT成本并不低。但最終方案在保持計算能力不變的情形下,總成本降低到270萬,足足降低了一半多。這個方案中,成都市政府用到了微軟的私有云計算.方案。 在綜合評估了多家廠商的解決方案后,成都采用了微軟的私有云解決方案,將曙光高性能硬件服務器平臺、數據庫服務平臺SQL Server 以及虛擬化技術融合在一起,構建了成都云計算.服務平臺。并通過微軟System Center實現了對整個私有云平臺和動態數據中心的基礎架構、應用的管理。在此構架下,有限的資源被充分利用到豬肉質量安全溯源監管系統各個應用中,并保證各個應用的順暢穩定安全運行。 1000萬頭豬,無論那頭豬肉出了問題,只要尋根溯源就能找到所有環節上的責任人,從生產到養殖、屠宰到銷售和加工的各個環節,誰出了問題誰負責任甚至一查到底。 “豬肉質量安全溯源監管系統”自2010年8月正式上線以來,平均負載在40%左右,已經穩定運行了2000多個小時;據成都市豬肉質量安全溯源監控系統處工作人員介紹,該系統運行以來,成都市豬肉私屠濫宰的數量降低了35%,市民對豬肉的滿意度比08年提高了1.57%。 所以,你可以不關心云計算.、不關心專業的概念和具體的部署,但你不能不關心入口的豬肉,不能不關心豬肉的安全,當微軟的私有云方案讓這一切簡單而高效地實現時,云計算.仍然值得我們去關注和期待。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laynepeng.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