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計算必將重構IT設備形態和產業鏈 |
發布時間: 2012/9/19 14:01:25 |
狹義的云計算.將提供資源的網絡稱為“云”,“云”內部是無限的IT資源。“云”中的IT資源在使用者看來是可以無限擴展的,并且可以隨時獲取,按需使用,隨時擴展,按使用付費,這種特性經常被稱為像水電一樣使用IT基礎設施。打開水龍頭,你就可以獲得自來水;連接上互聯網,您就可以獲得IT資源。廣義云計算.將這種IT服務擴展,服務可以是IT和軟件、互聯網相關的,也可以是任意其他的服務。
云計算.是一種理念,一種服務,一種商業模式,同時也依賴新的技術。云在人類文明的發展史上早就存在,并且造福人類,獲得巨大成功,比如電力公司,自來水公司,銀行等等。云本質上就是將分散的、孤立的資源集中起來,并與使用者連接起來,提供統一的、高效的、可靠的、靈活的服務。打個比方:這就好比是從古老的水井模式轉向了自來水廠集中供水的模式。它意味著計算能力也可以作為一種商品進行流通,就像水一樣,取用方便,費用低廉。云計算.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通過互聯網進行傳輸的。 隨著云計算.技術的成熟,云計算.業務將快速普及,政府和企業的信息化將由“無紙辦公”的階段向“無IT基礎設施”的更高階段邁進。云計算.顯著降低了政府、企業和個人獲得IT資源的成本;極大地提高了獲得IT資源和服務的方便性;獲得了專業化的IT服務,運作效率大大提高;以前中小企業無法獲得的專業IT服務,現在可以在中小企業普及,企業競爭力和效率大大提高。所以,云計算.已經成為各地政府、運營商、設備商、軟件開發商、系統集成商和用戶共同關注的新興產業。 互聯網的發展使云計算.由理想變成現實 計算機的核心是信息與知識的存儲和處理,通信網絡的核心是信息與知識的傳播。計算和通信應該成為一個整體,遺憾的是很長一段時間,計算和通信是相對獨立的兩個技術體系和行業,兩個行業的專家甚至還存在各自的文人清高。計算機的第一階段是以IBM為代表的主機時代,最主要的特點是信息被中央主機所控制,用戶需要獲取信息時,要通過特定的終端連接到主機。由于通信能力的限制,主機和終端之間的距離很近,很多在一個機房內部。第二階段是七十年代末開始的PC時代,個人的信息存放在自己的計算機中,使每個人成為“自己知識的主人”。理論上集中處理的主機模式更加合理高效,便于維護管理,而PC機的功能與能力利用很不充分,信息不能充分和高效共享,操作復雜,綜合成本居高,但是PC代替了主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這是為什么呢?主要原因是主機時代,人們獲得計算服務很不方便,只有在實驗室才能獲得,同時主機廠家壟斷技術和市場,缺少創新。PC使得在家里就可以獲得計算服務,并且價格可接受,所以得到迅速普及。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laynepeng.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