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量信息時代呼喚云計算的誕生 |
發布時間: 2012/9/19 16:46:15 |
11月25日~26日,為期兩天的由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主辦、《中國教育網絡》雜志承辦的“2010教育云服務暨優質數字資源整合大會”在北京郵電大學舉行。會議總結了我國教育云的建設與應用,交流了教育云的基礎技術和關鍵技術,探討了云計算.在高校的實際用途、其所遇挑戰及其未來發展趨勢,為推動我國教育云服務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寶貴意見。會議吸引了來自業界的300多名專家和學者,以及高校一線技術人員的參與。
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李志民主任為大會作了致辭,他表示,人類文明進步的標準是以技術發展為標志的,互聯網是上個世紀最偉大的發明之一,它將會給社會帶來巨大的變化,而具有創新性的應用使得互聯網更加具有魅力。 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作了題為《以新一代信息技術推進信息化建設》的報告,他說:“云計算.可以滿足海量數據高速處理的需求,緩解當前信息時代‘信息爆炸’的壓力;適應業務需求和業務量的快速變化及軟件服務化SaaS的趨勢;大大提高IT資源的利用率,降低成本,滿足綠色節能的需求;有利于集中管理,便于運營維護,最終也將增強信息安全。” 倪光南認為,在我國信息化建設中應積極采用云計算.、物聯網、開源軟件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這樣可以大大節省IT開支,給本國公司更多的市場機會,使信息系統更切合自主可控與實現可靠、低成本信息化的要求,并帶動中國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的發展。 不過,云計算.的標準是當前需要解決的問題。倪光南表示,現在云計算.還處在發展階段,遠沒有成熟,所以還缺乏通行的標準,各廠商推的云計算.方案/平臺各不相同,使得服務可能互不兼容、不易遷移,這些問題亟待解決。 中國科學院計算所研究員孫毓忠談到了面向云計算.數據中心的綠色軟件挑戰,他認為,綠色軟件是綠色數據中心的關鍵 。 同時,孫毓忠指出,面向數據中心的超級計算模式會遇到挑戰。孫毓忠認為挑戰有三個方面,首先是計算系統日益膨脹導致的高能耗; 其次是軟件系統日益復雜導致的高阻尼性;最后是處理器多核化呼吁軟件的高擴展性。此外,孫毓忠期待超級計算模式下的綠色軟件可以降低數據中心能耗100倍。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laynepeng.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