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不到的餅 還是不畫的好——實測北京免費WIFI |
發布時間: 2012/9/23 22:43:43 |
“My Beijing”是本市提供的公益性免費無線上網賬號名稱。去年,西單、王府井、奧林匹克公園、燕莎(包括三里屯和朝陽公園區域)、中關村、金融街六個繁華地區均宣稱免費無線網絡已經全面開通。在上述區域內,運營商將提供2M的公共帶寬。這意味著從那時起,本市市民、外省游客、國際游客凡是處于上述地區,使用上網設備搜尋到“My Beijing”無線網絡賬號,點擊進入,在“用戶登錄”區輸入自己的中國移動、中國聯通或中國電信手機號碼,然后點擊“短信獲取密碼”按鈕,在電腦頁面上再輸入登錄密碼就能免費無線上網了。按照當時的承諾,用戶每次聯網成功后,可以連續上網3個小時,3個小時后仍然可以通過重新申請免費上網。 然而,上周末記者兵分多路走訪上述熱點地區,卻發現WIFI熱點地區“涼”了大半。 二環沿線 測試時間:8月25日 東直門 一路暢通 9點27分,記者在東直門橋進行測試,發現手機確實能搜索到可供使用的公共無線網,而且信號是滿格。點擊進入登錄界面,兩秒鐘后,成功接收到短信發送過來的密碼。由于密碼有效期內可累計上網2小時,登錄頁面上有開始上網時間和累計上網時間的顯示,記者從點擊無線網絡信號進行連接到最終連接成功,總共耗時不到5秒鐘。 連接成功后,記者手機顯示最大下載速度達到1.97mbps。記者在手機瀏覽器中輸入百度的網址,不到2秒鐘便打開了頁面,圖片加載、視頻緩沖也都沒有超過5秒鐘,使用新浪微博、人人網等社交網絡客戶端刷新一次信息也都在2秒之內。在進一步體驗中,記者下載了一個24MB大小的手機程序,不到3分鐘就完成了。 建國門 信號時好時壞 10點38分,記者到達建國門,這里的公共免費無線網信號相對東直門要微弱了一些,三格的信號強度,這里只有兩格。在對網絡進行測速時,記者發現網絡的速度時好時壞,速度快慢相差足有十倍,有時網頁加載需要10秒鐘以上。記者這次嘗試下載一個9MB大小的手機程序,結果用時超過了6分鐘。記者邊走路邊刷新新浪微博,每次都需要10秒以上的時間,網上的視頻也無法正常播放。 復興門 信號時有時無 11點40分,記者到達復興門地區,手機能夠搜索到北京市免費無線網的登錄名“My Beijing”,信號顯示滿格。點擊“My Beijing”連接無線網,卻出現了“無法加入”的提示。不過,等到下午1點,記者終于連上“My Beijing”無線網絡。 西直門 有信號無法上網 下午2點,記者到達西直門嘉茂購物中心,打開手機無線網功能后發現兩個滿格信號的公共無線信號,記者在嘗試了近半個小時后,仍然無法連接無線網。 光明橋 玉蜓橋 菜戶營橋 無法上網 在上述三個橋區,記者均無法手機上網。 三環沿線 測試時間:8月24日、28日 雙井橋 無公共免費WIFI 雙井橋下,用手機搜索后雖然一下子出來了十幾個WIFI信號,但都是加鎖的私人網絡,并無免費公共網絡。 三里屯 WIFI信號不穩 三里屯是京城潮人聚集的地兒。上午,記者用三星智能手機,在三里屯世貿百貨附近,搜索了一下戶外的無線網絡信號。除了一些需要輸入密碼的私人WIFI外,中國電信的CHINANET公共WIFI也在可搜尋信號的范圍內。 連接CHINANET網絡,信號不算穩定,有時斷時續的感覺。通過驗證接入網絡后,正常的打開網頁、登錄QQ等操作都算流暢,大流量的操作就很慢、很耗時。 紫竹橋 小流量沒問題 在西三環紫竹橋邊的牛頓辦公區,記者拿出蘋果手機檢測了一下周圍的WIFI網絡,很快就顯示出中國移動CMCC無線WIFI網絡,發送短信代碼TYWLAN到10086就能獲得登錄密碼,每個月有20個小時的免費體驗時間。 記者體驗了一下網絡速度,打開百度、郵箱等頁面簡單的網站,20秒內就能完成。 馬甸橋 無免費WIFI 記者在馬甸橋邊的中國國際會展中心,用手機打開無線網絡搜索后,出現的WIFI信號都是加密網絡,沒有找到免費WIFI信號。 四環沿線 測試時間:8月25日 大郊亭橋、惠新西橋、四惠橋、四季青橋、大紅門橋 沒有免費WIFI信號 記者在四環沿線測試,并沒有發現免費的公共網絡信號;即使在朝陽公園南門外這樣一個新興城市坐標區域內,也沒有發現公共無線網絡信號。 核心地區 測試時間:8月25日、26日 奧林匹克廣場 沒有公共免費WIFI 在奧林匹克廣場鳥巢附近,“My Beijing”無線網絡信號在這里無法找到。在奧林匹克廣場的玲瓏塔下有個麥當勞快餐店。記者進入該店后發現,這里也沒有無線網絡信號,而一般的麥當勞店,通過發送手機短信的方式,均能實現免費無線上網。店內一位員工稱,正在與奧林匹克廣場管理方協商,市民在這里就餐時免費上網,至少還需要等待一個月以后。 亦莊 沒有公共免費無線信號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位于亦莊。早在2009年,亦莊就宣稱已經開通了免費的WIFI,亦莊核心區15平方公里范圍內的居民和企業都能免費無線上網,隨后建設的第二、第三期將讓這個亦莊新城變成一個能享受免費WIFI的大社區。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位于博大大廈。在博大大廈南側的停車場內,記者使用手機測試,并沒有找到WIFI信號——連加密的WIFI信號也找不到。在亦莊創意文化廣場停車場,記者檢索發現,依然沒有找到免費WIFI的身影。倒是廣場附近的星巴克咖啡館和一家比薩店有免費WIFI,但前提是,得在店內消費。 北京CBD 信號很弱無法上網 在萬達廣場外,記者很快就搜索出名為“CBD-WLAN”的無線網絡,但信號顯示很弱,僅有一格。從萬達廣場走到SOHO現代城后,CBD-WLAN的信號強度稍微增強,達到兩格,點擊連接,大約用時1分鐘連接至網絡。隨后,記者嘗試登錄百度首頁,盡管WIFI網絡一直顯示連接,但均提示“無法訪問網絡。”從現代SOHO再往東走,信號強度再次減弱。 北京金融街 有信號但不穩定 在百盛購物中心復興門店北樓北側,記者使用平板電腦搜索WIFI信號,發現了“My Beijing”無線網絡信號,但是嘗試連接時沒有成功,聯網時也沒有出現要求輸入手機號碼的頁面。沿著復興門北順城街向北走,在交通銀行門前,記者再次嘗試使用平板電腦連接無線網,仍然沒有成功;等候半個小時后,記者再次嘗試發現,連接“My Beijing”無線信號后出現要求輸入手機號碼的提醒,記者嘗試輸入手機號碼后成功聯網。 北京南站 WIFI搜得到連不上 在北京南站的候車大廳里,旅客摩肩接踵,候車的旅客們有的玩著手機,有的玩著平板電腦。這些人中,有的人并不知道這里有免費的無線網絡,有的人則是嘗試了無數次也連接不上免費網絡。大多數旅客仍在使用自己手機或無線網卡的網絡流量。 通過WIFI搜索后,無線網絡菜單中有很多可供連接的無線網絡信號,其中信號最強的是中國電信信號,而北京的公共WIFI“My Beijing”則時有時無。記者嘗試著連接了幾個無線網絡,中國電信的無線網絡回饋最快,系統剛剛連接后,輸入賬號密碼的提示網頁便“蹦”了出來。連接速度排名第二的是個別商家的網絡信號,連接之后,便直接提示輸入路由器的密碼。而“My Beijing”盡管其信號強度偶爾顯示為滿格,但連接之后,系統卻沒有反應。等到記者重新嘗試這個連接時,其信號開始變得時有時無,到后來根本搜索不到了。 記者快評 吃不到的餅 還是不畫的好 走在繁華的大街上掏出手機就能上網,使用的是免費的公共無線網絡,不用花費手機流量,這是“數字北京”的規劃內容之一。隨著手機、平板電腦使用數量的驟然增多,北京急需進入無線城市行列。 無線上網信號,第一個問題是有沒有,這是質變。第二個問題是快不快,這是量變。早在2009年,亦莊率先開通免費無線上網,兩年后,三里屯也成為無線熱點地區。記者還清楚記得,當時在現場體驗時,看到筆記本電腦飛速上網后大家愉悅的心情。但是在上個周末,記者回到這些“熱點”地區重新測試,亦莊、奧林匹克公園廣場等地區的公益無線上網信號已經消失了,即使是在金融街、CBD這樣的高端金融商務區,公益無線上網信號也是時好時壞。無線信息時代,人們的應用需求迅猛上升,卻尷尬地發現公益網絡環境嚴重萎縮了。城市公益無線上網,不能變成城市公益無法上網。畫一個大餅,市民卻吃不上,還不如不畫的好。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laynepeng.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