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虛擬化技術提高業務連續性 |
發布時間: 2012/10/5 11:14:30 |
虛擬基礎架構在計算、存儲器和網絡硬件以及在其上運行的軟件之間提供了一個抽象層,簡化了 IT 計算體系結構,可以控制成本,并提高響應速度。 使用虛擬基礎架構,應用程序和服務可以調配到任何 x86 系統上,并在條件發生變化后可以輕松地在服務器間轉移。 虛擬基礎架構將業界標準服務器、與它們連接的網絡和存儲器聚合到統一的資源池中。 這些服務器封裝為獨立于硬件的虛擬機,這些虛擬機可以使用預定義的資源分配運行在資源池中的任何主機上。
以目前市場上采用較多的VMware Infrastructure 產品套件為例,是一套提供構建虛擬基礎結構所需的服務器虛擬化和管理軟件。 通過提高效率、靈活性和響應能力,可以幫助企業降低IT 成本。可以將數據中心視為一個單獨的處理、存儲和網絡資源池。它創建了一個統一的硬件映像,該硬件映像使用軟件實施,而且還能運行操作系統和應用程序。 在此平臺的頂層,該產品套件提供了對虛擬機的管理和調配,連續的工作負載整合,物理服務器之間的平衡,以及對虛擬機執行實時遷移的 VMotion 技術。 硬件管理完全獨立于軟件管理,硬件設備可以視為一個單獨的處理、存儲和網絡資源池,可以將它隨時分配給各個軟件服務,也可以從軟件服務取消分配。
實現業務連續性的工具多種多樣,但是,由于 Windows 操作系統設計的特點,即使是最高級的工具也只能在目標物理平臺和源物理平臺完全相同的時候提供完全恢復。 在故障切換站點保持完全相同的物理平臺,意味必須同步升級主站和故障切換站的硬件,這無疑會大大增加費用,以至無法實現。 恢復到不同的平臺通常又不可靠,而且還會涉及很多復雜的人工操作步驟。
為了幫助企業進行災難恢復計劃,操作系統供應商、應用程序供應商和備份管理軟件供應商開發了專用的 API 和工具,并制訂了最佳實施方案。有些應用程序和數據具有行為表現明顯不同的模塊,這就要求各個模塊具有不同的災難恢復策略。由于使用了大量的工具,企業 IT 管理員必須學習很多新工具,并為災難恢復策略涉及的每個應用程序設計新策略。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laynepeng.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