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中心外包規模應該取決于什么因素 |
發布時間: 2012/5/25 19:49:25 |
業務激流洶涌奔騰,資源、預算和人力不得不加快成長腳步,而外包也許能減輕這些負擔,至少能讓成長變得更加順暢。但是在把部分或全部業務計算放在云上之前,我們需要考慮什么?這是今天需要討論的話題,我們請來一些專家暢談如何把數據中心外包應用在他們的業務中,還有外包的戰略目標、選擇外包的考慮點和常見的問題。 了解外包的規模 企業把外包看做是擴展數據中心環境的工具。“現收現付”的能力有可能實現基于云的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的環境。他們發現云數據中心或云基礎架構具備物理環境沒有的區別。所以基于云的設計可以適合很多業務模型包括擴展、測試、開發甚至災難恢復。外包一部分數據中心功能應該算是IT符合邏輯的下一步。 說到戰略目標,關于異地容災最近有了一項大的推動。基于云的基礎架構就是用在這個計劃的模型。組織可以配置很多需要與災難恢復策略一致的數據中心部件。云的可擴展性讓很多組織親睞,因為管理員可以在需要的時候加機器。異地容災比較貴,云供應商可以把復雜的解決方案變得更加高效。 選擇供應商方面,主要該考慮的計劃的種類。拿以前的事件為例,比如說在異地備份或容災環境方面,某組織想看正常運行事件的證明記錄和實實在在的服務級協議(SLA )。取決于項目,計劃上的功能必須合適。很多精力草率地簽了合同,但是其中很多基礎設施部件其實并不需要。所以和外包商合作的時候,對方一定得理解配置背后的業務驅動,有成功的解決方案。 阻礙依舊存在。比如說基于云的服務如果規模不適合也會帶來問題。開始外包項目的時候,切記要在整個計劃過程中引導規模,充分了解在配置IaaS區域時需要什么部件。 如果沒有足夠的資源,就得和外包商重新協商,或者得重新評價計劃。如果在開始沒有計劃,就得花很多錢和時間來糾正,特別是在規模方面掌握不好。企業如果想外包數據中心,必須知道他們的外部架構能否直接相互影響現有的環境。 需求決定外包程度 一個企業的理念決定了他們的外包戰略不表。企業如果優先于安全、可用性和客戶隱私,就會更傾向于把數據中心交給自己,盡管他們可能會外包夜間操作和設備維護。另外企業也可能會把所有操作都外包出去。這主要取決于他們需要什么。 價格可能是外包的第一理由,但是也有其他因素。比如安全和信用也會考慮,還有就是廠商的設計和可用性。所以一定要在簽協議時,講清楚角色、職責、服務級協議和賠償等等。 外包的問題可能在于企業人員對其的抵觸情緒。另外就是外包之后,交流方式會和原來有所不同,比如以前一個電話就讓工作人員整改,但是現在得按合同來。同時距離也變成了問題。 說到外包,還有其他選項,比如IaaS、DCaaS 等等。如果需要外包了,我們得遵從管理與預算部門的授權,畢竟首先得有成效,確保安全可用。 哪怕我們還沒做出選擇,還得注意我們可能遇到的一些問題——不光光是安全,還有足夠的帶寬以滿足最佳利用率和可靠性。 核心就是滿足需求 外包沒有單一的答案,有不同的選擇來滿足不同業務的需求。我們建議你了解自身業務的需求,鞏固業務,以適應最合適的外包載體,使用最能創造價值和信心的配置方案。 億恩科技服務器租用托管聯系億恩小易QQ1355017510,電話:15333825755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laynepeng.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