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軟重點產品核心技術外泄:涉案多達28人 |
發布時間: 2012/7/27 20:18:09 |
作為中國最大的IT解決方案與服務供應商,東軟集團“最擔心什么,什么就發生了”,被公司上下寄予厚望的一款高端產品核心技術遭遇外泄,構成了涉案人數多達28人的知識產權商業犯罪案。據悉,東軟集團3月份報案,但公司至今從未對外披露此事,直至司法機關作為經典案例發布,這樁案件才得以為外界所知。 多達28人涉案 據遼寧省公安機關發布的《嚴厲打擊經濟犯罪“破案會戰”經典案例》,今年3月26日,沈陽警方接到某公司關于“大量核心技術人員在短時間內集中離職,有可能非法從事同類研發工作”的舉報線索。 目前公開的案情顯示,“2011年5月份起,東軟某公司現任副總經理李某伙同東軟某公司CT機研發部負責人張某、采購負責人岳某等人,以許諾高額經濟利益為手段,相繼鼓動原東軟公司CT機研發部17名核心技術人員竊取公司醫用CT機核心技術資料后,相繼離職,聚集于北京某公司,于沈陽經濟技術開發區某機械廠一廠房內,繼續進行醫用CT機的技術研發工作。” 據媒體報道,5月29日,經過周密調查和部署,沈陽市東警方與市局相關部門緊密配合,將李某某等28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抓獲歸案,在現場及居住場所查獲裝有大量商業秘密的電腦30余臺及大量U盤、移動硬盤。 經國家工信部軟件與集成電路促進中心知識產權司法鑒定所鑒定,其電腦中儲存使用的數據與東軟公司已采取保密措施的數據資料具有同一性,侵犯了東軟公司的商業秘密。 雖然該案沒有走完調查審理階段,最后的定刑和案值金額還沒有確定。 但階段性司法鑒定的結果顯示:“被害單位被侵犯商業秘密項目折余價值為4000余萬元;犯罪嫌疑人竊取技術價值總計2400余萬元;造成被害單位研發項目延遲損失高達1470余萬元。” 重點產品核心技術外泄 據媒體報道,此番卷入案件的公司核心技術為64層螺旋CT——NeuViz64,是東軟集團今年的主攻產品。東軟曾在2011年的年報中指出,當年,其“在醫療系統業務方面,公司新產品研發取得進展,同時64層CT產品研發項目順利進入臨床驗證階段”。 一位券商研究員告訴《證券日報》記者,東軟集團的軟件服務方面的技術其實只需要積累一段時間,并不是多么核心,但 64層螺旋CT機不同于軟件服務,銷售的是標準化的機器,公司在這方面也一直積累了十多年的經驗,確實稱得上是核心技術。 另有券商研究員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盡管目前64層螺旋CT應用比較廣,但這是公司推出的國內第一臺64層螺旋CT,被公司上下寄予厚望。高管曾表示,希望今年64層螺旋CT和PET這兩款高端產品能占到醫療設備總收入的百分之十幾。” 對公司如此重要的核心技術怎么就輕易外泄,并且涉案人員多達28人? 在《證券日報》記者調查采訪的過程中,得到這樣一種信息:東軟集團的人才流失似乎比較嚴重。有行業人士告訴記者,東軟集團一直以來薪酬不高,雖然公司近些年來一直在持續拉升員工薪酬,但其他公司也在加薪。“東軟在業內給人的一個印象就是以招應屆生為主,在當前的就業形勢下,東軟集團的牌子還是有一定吸引力,等工作過一兩年,就可以找薪酬更高的工作了。 薪酬低,公司員工流動性自然比較大”,該人士坦言。 軟件行業屬于人才密集型行業,人才決定軟件企業的核心技術,而核心技術決定軟件企業的競爭實力。很多技術類公司的招股說明書中都會警示核心技術和核心技術人員流失的風險。對此風險,東軟集團不可能不知道,但依然發生了如此大規模的核心技術外泄事件,對公司的核心技術人才流失風險管理無疑是一個拷問。 從未對投資者披露 這樁涉案人數眾多的知識產權商業犯罪案,對于東軟集團來說,顯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公司對此一直諱莫如深,從未對外披露。 北京威諾律師事務所楊兆全律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認為,此案是涉及公司核心技術秘密的刑事案件,應該屬于對公司股價有重大影響的事件,公司應該在報案后及時公告。“當然,如果司法偵查機關認為公告信息會不利于案件偵破的,不能公開。” 但現在案情已基本清楚,公安機關都已作為經典案例發布,公司卻仍未進行任何公告說明。而只是一味表示“目前警方正在調查中,不方便透露任何細節”。 一位券商研究員對本報記者表示,這種消息曝出來對公司影響肯定不好,暴露了公司很多問題。 但面對問題諱疾忌醫并不是好辦法,東軟集團也不能總指望警察幫自己抓“內鬼”。 怎樣從根本上防范核心技術和人才流失的風險,才是包括東軟集團在內的技術和人才依賴型企業需著重考慮的問題。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laynepeng.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