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發展的IDC網絡優化方案探討 |
發布時間: 2012/5/21 16:29:24 |
1 概述
IDC(互聯網數據中心)的主要功能是為社會各行業提供信息化平臺,即建設網站、提供服務器托管及租用的系列服務和增值應用服務。沈陽聯通IDC中心于2000年開始建設并向廣大IDC用戶提供業務,經過10多年的網絡運營,目前沈陽聯通共有IDC機房7個,分布于沈陽6個通信樞紐及局所樓內,總出口帶寬為180 Gbit/s.
沈陽聯通IDC網絡架構初期采取專項網絡匯聚方式,即設置2臺核心交換機(6509交換機和7609交換機各一臺)作為沈陽IDC業務匯聚節點,接入沈陽城域網核心。2006年,IDC作為重要轉型業務開始快速發展,沈陽聯通IDC作為獨立生產網進行規劃和運行,兩臺NE80E核心出口直連省網出口設備,各機房以雙核心交換匯聚接入兩臺NE80E. 2 存在的主要問題及項目實施背景
隨著近幾年網絡用戶不斷發展,IDC網絡一直處于高負荷網絡運營,使沈陽聯通IDC網絡的負載過高、冗余度降低、擴展性和靈活性降低,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負載過高:超過75%的中繼電路忙時利用率超過80%,全部出口電路忙時利用率超過75%,其中省網大連方向的出口電路長期超過95%,已達到電路的使用極限。過高負載導致冗余度降低,擴展性和靈活性降低,不能滿足IDC日常運營要求和業務增長的需求。
硬件槽位不夠:IDC核心出口設備容量不足,目前NE80E只有1個空槽位,導致擁塞和壓力過大的中繼電路難以擴容和調整,使處于IDC出口的互聯層沒有了擴展能力。
路由復雜:目前沈陽聯通IDC被分割為兩部分,IDC共7個機房其中5個機房在IDC出口設備下接入,2個機房在城域網出口設備下接入,為了減輕中繼電路壓力,出訪和回程路由一致性,回程路由在城域網和IDC兩個出口的BGP路由設置上雜亂,網絡不規范導致難以管理和維護,越來越偏離網絡規劃目標。
根據中國聯通集團公司及省公司169省網扁平化工作安排,遼寧14個地市城域核心網于2010年底前全部接入集團骨干網設備,省網僅作為DNS、IPTV等省內業務使用。
沈陽聯通IDC目前的回程路由設置不能滿足中國聯通集團網管的大于半個C的要求,因此全部IDC回程流量從城域網返回,接入IDC部分的回程流量在城域網和IDC之間穿越,導致城域網與IDC互聯電路壓力過大,形成重大網絡隱患,在業務高峰和異常流量情況下將嚴重影響沈陽聯通IDC網絡質量,使得全省寬帶用戶訪問國內多家知名網站的網絡質量下降。
3 優化方案
本次確定的沈陽聯通IDC優化實施目標為:保證IDC網絡穩定運行,保證寬帶用戶訪問IDC機房各網站平臺的網絡質量;在配合省網扁平化工程的同時,實現向IDC目標網靠攏的目標。為此在保障IDC網絡穩定運行的同時,配合完成省網扁平化改造,共分兩個階段。
3.1 第一階段
IDC優化第一階段即調整回程路由,先保證省網扁平化的順利進行。在沈陽進行網絡扁平化前,按照中國聯通集團公司接收路由大于半個C的要求,對現有IDC的用戶IP地址進行整理,以最大合理化的方式將沈陽IDC對省網和沈陽城域網CRS1對省網宣告的IDC路由進行調整,實現在城域網接入滑翔16樓和蘇北機房業務的回程流量80%以上從城域網返回,在IDC網接入滑翔17樓等5個機房業務的流程流量80%以上從城域網返回,如圖2所示。
這樣盡最大可能做到哪來哪回,減輕城域網與IDC互聯電路的壓力。在沈陽進行網絡扁平化前,需要省網管在省網出口設備上宣告15條IDC大段的BGP路由,網管中心在城域網出口設備上宣告23條IDC細化的BGP路由。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laynepeng.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