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希望建立公共混合云的企業的建議 |
發布時間: 2012/7/30 19:37:30 |
在先前的日子里,服務供應商需要依靠來自企業的大力幫助才能搞明白如何建設自己的數據中心。而到了現在的云時代,實際情況已經變得正好完全相反了。 “在之前七年的時間里,我們一直密切關注企業發展的具體情況,并竭盡全力來對它們在做的各項工作進行模仿。現如今,情況卻變成了企業都在看著我們的動作,以此為榜樣來開展自身的工作。”在InterOp展會上的一場專題討論中,Rackspace公司的首席技術官約翰。安格斯提出了這樣的觀點。“在過去的時間,高端「計算能力」曾經被叫做企業級。但從現在的情況來看,我們也許應該把它改稱為云級了”。 盡管依然處于發展的最初級階段,但絕大部分云供應商都相信混合、雜交云模式屬于當前最恰當的選擇。 因此,如果從服務供應商的角度來看,今天的企業都應當注意哪些方面的問題呢? 一搞明白云計算究竟能完成哪些工作,無法實現何種功能。 盡管虛擬化確實屬于云計算的基礎平臺,但它也僅僅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按照安格斯的觀點,虛擬化與云計算之間的根本區別就在于申請自動化以及自助服務時所涉及到的具體工作量以及清除原有進程所耗費的實際時間。對于單臺服務器來說,單單部署過程本身就要耗費六星期之久的時間。 安格斯進一步指出:“云計算并不等于呆在控制臺前創建虛擬機”。為了實現向客戶即時提供所需服務的既定目標,企業就必須對內部現有流程進行大力調整,并將公共與私有云有機地融入到同一平臺上。 在展會上,來自Rackspace、Terremark以及NetScout等公司的高管們認為服務供應商可以在基礎設施(IaaS)、軟件(SaaS)、平臺服務(PaaS)等應用模式中進行選擇。目前,云供應商正致力于應對提供下一代存儲以及網絡服務所帶來的復雜性問題。 二、企業將不得不選擇混合云計算模式。 但在確定部署混合云模式之前,企業也應當先在公共云中進行預先測試,對能夠獲得的各種好處進行深入全面的了解。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種做法在時間方面的迫切度并不算太高,準備工作還是可以做到非常充分的:原因就在于性能與QoS工具并沒有達到成熟可靠的實用等級,今天的云環境中幾乎沒有任何關鍵性任務應用程序在運行。 威瑞森子公司Terremark負責云產品的副總裁艾倫。魯賓聲稱:“由于認為達到要求至少需要耗費五年之久的時間,因此企業非常盼望能夠盡快獲得全面的幫助。但從這方面表現出來的實際情況來看,各類相關經驗并不屬于很容易進行快速移植的項目”。按照魯賓的建議,企業應當繼續堅持穩扎穩打慢慢改進的原則。 在將全部業務都遷移到公共與混合云平臺上之前,企業應當先利用單獨項目來進行前期測試,以便可以對該模式之下靈活縮放與自我服務可以帶來的各種好處擁有足夠認識。 對于企業來說,一旦做好了建設混合云模式基礎架構的前期準備,就需要建立起內部私有云,并從來自Rackspace或者亞馬遜EC2之類的公共云服務中作出選擇。當然,在按照規劃藍圖進行實際建設之前,企業還必須處理好幾項來自業務與技術領域具有相當大挑戰性的現實問題。 三、企業(尤其是中小型企業)必須搞明白哪些應用程序與數據可以出現在大型公共云中,什么內容需要繼續保存在私有云里。 這條建議是由魯賓提出來的。舉例來說,如果應用屬于輸入/輸出密集型的話,公共云可能就屬于更恰當的選擇。而在這種情況下,唯一能夠用來進行確認的途徑就是現場實際測試。 按照供應商所提供的建議,企業在測試的時間應當運行多種不同的應用程序,并對它們所表現出來的實際性能以及最終用戶體驗情況進行深入全面的分析。 四、接下來,企業必須就如何處理周邊其它相關服務作出決定。 安全問題就屬于此類服務中的典型,如何將私有云與公共云有效連接起來也屬于目前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之一。魯賓進一步補充說,企業不應當將“云作為孤立的事務區別進行處理。在這里,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就如何才能將安全與專業服務在云中整合成為一體進行深入分析”。 此外,“企業還需要針對其它方面的情況進行專門測試,以確保兩者之間的互聯互通變得盡可能方便可靠”。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laynepeng.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