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途光明道路曲折 構建私有云準備好了嗎 |
發布時間: 2012/7/31 10:14:38 |
當我們第一次聽到云計算時,公有云是最引人矚目的。但是當IT經理們發現,把數據放在企業的防火墻之外充滿風險時,他們便將注意力轉向了私有云。很多分析師的分析和各種調查報告都表明,私有云在未來數年內將會獲得更多的企業投資。 然而私有云也必須面對各種挑戰。比如說管理問題和運營流程就必須搞得很清楚才行。當然,企業內部的私有云必須由企業的IT部門來構建,既費時又費力,而且其學習曲線是非常陡峭的。事實上,從傳統的數據中心向私有云架構的轉變并非易事(哪怕企業的某些服務器已經虛擬化了也是如此),尤其要說明的是,整個數據中心的云化是不可能的,至少短期內是不可能的。 (盡管我們普遍認為私有云是處在企業防火墻之內的,但是私有云也可以在企業之外——比如被某家第三方所托管——只是仍處在企業IT部門的控制之下。不過本文要談的只是在企業內部的私有云。) 還有,雖然你聽到過很多來自廠商的炒作,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家廠商能夠提供構建和管理私有云的所有軟件——換句話說,一般都是一家廠商提供服務器虛擬化,另外幾家提供存儲虛擬化、網絡虛擬化、資源的自動化以及協同編排等。企業還必須不時地關注廠商自己是如何定義私有云的,看看它們的產品和其定義是否吻合。 此外,企業還需要確定,IT人員是否夠專業,是否有支持私有云環境所需要的技能,或者是否需要雇傭曾經有過構建私有云經驗的專家等等。 不是傳統的數據中心 有不少的IT經理常常會把私有云和虛擬化等同起來看。他們把私有云通常就描述成虛擬化基礎設施,意思是說,“企業可以把服務器、存儲和網絡看成是一個單一的資源池,工作負載可以按需取用,”這是IT研究公司Ideas國際的分析師Tony Iams的解釋。 然而虛擬化和云并不是一回事。為了考慮一個云,體系架構就必須設置成在虛擬化層之上提供資源的協同編排和自動化的結構。 協同編排就是多種類型資源的協同交付,例如將多個處理器、存儲和網絡資源等,協同提供給一個整合的配置進程。這意味著各種資源可以在數分鐘之內而不是數天或數周之內就能交付。一條單獨的指令或請求就可引發多個行動步驟,這些步驟有可能是按照專門順序編排的,從而協調整個配置請求。 私有云的全部要點就是可以讓IT經理們降低成本,提供所謂的快捷配置,而不只是為了讓基礎設施的管理變得更方便。以虛擬化為基礎的私有云會把技術基礎設施轉變為一個資源池,這個資源池可以用最少的手工勞動進行按需配置。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laynepeng.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