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爭奪“云計算”話語權 |
發布時間: 2012/8/2 9:56:26 |
所謂“云計算”,無非是幾個IT“大塊頭”提出的概念,后來大家也就跟著叫云計算,現在又有人提出“霧計算”、“框計算”……其實究竟叫什么計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都看到了未來全社會IT系統應用模式發展變化的新方向。
其實,云計算和我們幾年前所說的“網格”的概念非常相似。網格是把整個互聯網整合成一臺巨大的超級計算機,實現計算資源、存儲資源、數據資源、信息資源、知識資源、專家資源的全面共享。當然,我們也可以構造地區性的網格,如中關村[6.20 -2.82%]科技園區網格。云計算是在網格概念的基礎上結合了應用、軟件等發展起來的。 現在,所有IT業者都面臨一個不可回避的問題:終端越來越小怎么辦?如果未來我們的手機就像信用卡那么薄,但又要功能強大,我們該怎么辦?我想,解決方案之一就是,我們需要后臺集中,需要造“云”作為支撐。 在這種發展趨勢之下,整個IT產業發展也到了一個格局發生變化的節點。在過去分散化的情況下,大家賣電腦、賣筆記本,賣服務器……而在未來集中化的模式下,大家要賣的只是“計算能力”。這就是未來的方向! 在IT產業發展格局轉換的過程中,當然所有人都希望搭上這班車,從而成就自己的業績,比如谷歌,在這條路上已經走得很快了。 但是,我們今天似乎太多地談論機遇,太少去談論隱憂。從國內和國際的產業發展角度看,如果在云計算這種應用模式變革的機會上,中國的企業沒有抓住這個“改朝換代”的機遇,那么有可能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又被人家牽著鼻子走,這是非常悲哀的一件事。 坦率地說,在云計算的科研、應用,包括產業化方面,中國的企業并不占優勢,谷歌等公司已經形成了很多實踐經驗了,而中國的企業很多時候還停留在搞科研、寫文章的階段。 在全球IT發展的上一個階段里,由于歷史的種種原因,我們落后了,但是由于分散化的特性,我們追趕起來似乎還有一些捷徑可尋。在下一個階段里,顯而易見-只會有那么幾片“云”,如果我們依然沒有話語權、依然處于被動,追趕的難度將是無法想象的。 目前來看,中國企業邁向云計算的步子還是比較謹慎的,這可以理解,畢竟大家對新興事物都不愿意過早地嘗試,希望等它成熟了再用。但無論如何,在云計算領域,中國IT界需要有幾個愿意先吃螃蟹的人,這一方面是為了自己的產業上一個臺階,另一方面更是要為國家信息化做些事。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laynepeng.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