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營商布局云計算可從兩個維度切入 |
發布時間: 2012/8/2 11:10:26 |
云計算打破了傳統的IT產業格局,但尚未形成穩定的價值鏈分工。現有的云計算解決方案在很多地方還呈現出封閉、私有、定制化的技術特征,國際標準化工作也剛剛起步,云計算的生態環境處在蘊育、進化中。 高性能、通用性和靈活性 云計算系統大多利用大規模、低成本運算單元通過IP網絡連接,以提供各種服務,其主要的技術特征包括大規模、平滑擴展、資源共享、動態分配、跨地域等。其中,平滑擴展是指云計算系統具備高度的擴展性和彈性,能以即插即用的方式方便、快速地增加和減少資源。這些技術特征帶來了系統低成本、高性能、通用性、靈活性等優勢。 目前,云計算主要存在三類業務及服務模式:IaaS、PaaS和SaaS。IaaS是一種資源服務模式,PaaS是一種能力服務模式,SaaS是一種應用服務模式。 當前,云計算產業高速發展,新型商務模式不斷涌現。Salesforce的云計算用戶2009年達到了150萬戶,環比增50%。Amazon EC2服務器數量達到4萬臺左右,2009年新增的IDC在兩周內虛擬機數量即達到1.2萬個。Amazon還推出了按需計費的虛擬私有云技術,推出閑置資源競價使用服務。微軟Azure已正式上線,Google研發出了可管理千萬臺服務器的Spanner系統,Vodafone也計劃研發內部云計算系統。 引入云計算的兩個維度 云計算的內在優勢吸引了電信運營商。電信運營商可以從以下兩種不同維度考慮引入云計算。 第一,利用云計算技術改造IT系統,降低成本。當前電信運營商的IT系統越來越復雜,也越來越重要,但是煙囪式的系統建設方式導致資源難以共享、利用率低、標準程度差,建設和擴容成本不斷攀升,云計算技術是解決這些問題的良好途經。利用云計算技術改造IT系統,將大大節約IT系統的采購和建設成本,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提升企業競爭力。 第二,建設云計算IDC,進行業務創新。IDC即互聯網數據中心,可為企業和ISP、ICP、ASP等客戶提供互聯網基礎平臺服務以及各種增值服務。基于云計算技術的IDC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很多經營者采用基于云計算的IDC作為商業模式轉型的基礎平臺。建設云計算IDC,能夠拓展新的服務模式,提供新的服務內容,增加新的收入來源。 運營商三步驟建設云計算IDC 根據云計算業務及服務模式的特點,建設云計算IDC,可以按照三步走策略發展。 步驟一:從IaaS入手實現IDC云服務創新。對外提供公共云存儲和云計算服務,利用分布式存儲技術和服務器虛擬化技術提供低成本彈性資源出租,實現按需服務的云計算IDC,提供更靈活的資費政策。 步驟二:根據自身業務及網絡特點,提供有特色的PaaS服務。例如與自身網絡能力相結合、與增值業務開放能力相結合、與業務支撐能力相結合、與運維能力相結合等等,提供特色IDC云服務,圍繞自身業務核心,塑造藍海業務生態圈。 步驟三:在IaaS服務基礎上實現部分商業軟件的SaaS服務提供,深化服務內容,進一步提高收益水平,打造差異化競爭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電信運營商當前的管理模式并不完全適應云計算的架構和系統建設特點,對云計算技術可能帶來的商務模式和管理模式變化準備不足,對有關技術和標準的掌控力度也很缺乏,這些都需要在采用云計算技術時引起高度注意。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laynepeng.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