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計算掠影:用戶需求是IDC行業應用核心 |
發布時間: 2012/8/2 11:14:08 |
云計算目前陷入一個無比矛盾的發展態勢之中。毋庸諱言,云計算在計算機、IT各行業熱的發紫,前景一度被人看好,在信息科技行業,90%的人都聽過“云計算”的鼎鼎大名。幾乎各行各業都希望和其沾上邊,例如云存儲、云安全、云支付等等。可是,對于老百姓來說,“云計算”的概念依舊模糊,據權威研究機構Gartner調查顯示,99%的人對“云計算”仍然“云里霧里”。
圍繞云計算,IT業界兩巨頭惠普和戴爾還曾引發了一場風波,為了收購一個10億營收規模的“小公司”——3PAR。惠普的投入竟然超過了24億美元,這家公司所屬市場占有率只有0.6%且連續3年虧損。而圍繞這一切的核心詞匯只有一個:云計算。
在國內,各地已冒出幾十朵“云”,或已建成云計算中心,或即將開建,其中不乏政府投資項目。而微軟也在上海建立了全球首個云計算中心。不久前,騰訊、阿里巴巴、付費通等企業和機構,也作為上海數據港云計算基礎設施服務平臺的首批客戶,入駐上海市云計算產業基地。
云計算目前已經成了IT領域最熱門的詞匯之一,許多人認同它作為信息產業下一代領軍技術的地位。云計算有一個理想化的比喻:它是像水網和電網那樣的大規模基礎設施,在統一調度下,利用互聯網將軟硬件資源按需分配資源。這無疑決定了云計算的核心在于應用,而不是硬件建設。
但據業內人士介紹,國內的許多云計算中心只是集中采購了服務器和一些應用軟件,中小企業無需再分頭建各自的IT設施,只要將普通電腦上網接入“云”即可。但實際運行中,云計算中心的服務能力也無法滿足企業需求。
在IDC業界,云計算的應用趨勢也正在各大IDC商家如火如荼的展開。本月初,IDC在北京召開“云計算高峰論壇”活動上,紅帽亞太及日本地區業務和技術方案總監Frank Feldmann先生認為,云計算憑借其獨有的優勢迎合了IT未來的發展趨勢,符合達爾文所說的“適者生存”理論。
但無論是使用云還是不使用云,安全都必須銘記在心。出于對安全性的擔憂,很多用戶對云計算都持觀望或者猶豫的態度。在IDC業界,盡管很多公司都在銷售所謂的云套裝解決方案,但幾乎沒有那種能完全滿足用戶計算的需求的IDC商家。
但云計算畢竟是一種新興技術,許多IDC商家均表示,在安全問題上,云計算依然讓用戶無法百分百信任,但終究不能因噎廢食,而讓新興技術止步于觀望。因為云計算模式,可以讓IDC公司去滿足任何市場的需求,也意味著商業成功不再受計算能力的局限。而成功與否將取決于想象力、專業性和執行力。
但云計算的來臨是否意味沒有部署云計算的傳統IDC商家將成為遲暮英雄?國內知名電子商務專家表示,IDC市場風云瞬息萬變,以不變應萬變的法門只有一條,不管是云計算還是傳統服務器、虛擬主機,滿足用戶需求是一切商業活動的出發點,云計算雖然風行,但市場產業鏈條上的各個環節還沒有完全適應這種模式,市場培育也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根據企業的定向和用戶需求選擇適合自身的IT服務模式才是發展的根本。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laynepeng.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