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計算時代來臨 桌面虛擬化有不同選擇 |
發布時間: 2012/8/3 17:10:41 |
隨著“云計算”的升溫,基于云的應用交付逐步成為IT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對企業來說,在預算不變的前提下提升IT效率的最好方法也是搭建私有“云”架構。而最先流下的私有“云”必然是桌面計算虛擬化。本期的專家觀點欄目,將由一位在企業工作多年的資深IT顧問,為讀者解讀企業私有“云”架構下,最主流的桌面計算虛擬化方案。你會發現,企業私有“云”的實現,并不是遙不可及。
企業桌面標準化一直是企業級IT終端管理的核心和難點,傳統終端桌面標準化解決方案,一般由終端統一部署解決方案、終端統一管理解決方案及相應的資產管理、補丁管理、應用程序控制等管理模塊、安全模塊構成。在國內,主流的終端桌面解決方案主要有微軟的SCCM+MDT終端管理解決方案、Symantec的Alitiris終端管理解決方案、Landesk終端管理解決方案。而這一切隨著遠程計算模式的出現,隨著云計算、企業私有云概念的升溫,都將發生巨大的變化。 2007年底惠普在中國推出了整合客戶端架構 (Consolidated Client Infrastructure, 簡稱CCI)解決方案,這一套基于刀片PC的遠程客戶端解決方案,它融合了惠普在刀片領域的一系列創新技術經驗和終端集中管理軟件(HP Client Automation,簡稱HPCA),顛覆了傳統的桌面計算、桌面管理架構,有效解決了企業桌面計算后移及數據集中存儲、終端集中管理的多個難題。而同時,隨著虛擬化技術的發展,特別是Ctrix、Microsoft、VMware等主流虛擬化廠商的技術推動,企業的桌面管理又迎來一個新的解決方案——虛擬桌面基礎架構(Virtual Desktop Infrastructure,簡稱VDI)。 VDI和CCI都是企業解決終端桌面信息安全、集中計算、集中管理、移動辦公、遠程辦公的理想解決方案,是企業私有云的一種體現。這兩個方案具有很多的相同點,例如都是采用遠程桌面技術;都支持前端瘦客戶機、后端桌面后移,集中計算;都能實現數據集中存儲、集中管理。那么作為企業信息化建設的決策者,如果想實現桌面計算虛擬化,那么應該如何選擇呢? VDI與CCI的技術細節對比 方案類型 VDI CCI 遠程桌面支持的協議 Microsft RDP、Ctrix ICA、VMware PCoverIP HP RGS、Microsoft RDP、Ctrix ICA 桌面計算能力 通過創建虛擬機,分享物理服務器的CPU、RAM、Disk;計算能力可以通過動態調節服務器的CPU、RAM來實現。 通過物理刀片PC的本地CPU、RAM、Disk實現計算能力;計算能力可以通過采購不同的刀片PC實現。 集中管理 Microsft SCVM、Ctrix XenDesktop、VMware Vsphere 通過集成的HP SIM和HP Rapid Deploy Package終端管理套件實現。 成本構成 后臺存儲、承載服務器、軟件許可 刀片PC、軟件許可、后臺存儲可擴展 優勢 部署靈活、擴展性高;技術競爭充分,發展趨勢看好; HP CCI是目前最成熟的遠程2D/3D圖形計算解決方案;HP RGS是目前最完善的USB遠程映射的技術實現。 筆者結合自身對這兩種技術的理解及在企業中實踐的經驗,在上表中歸納出了兩種方案的技術細節。這些技術細節能夠幫助我們做出更準確的技術選型。很多人認為VDI有絕對的成本優勢和技術優勢,其實不然。因為在不同數量級及不同性能要求下,從總擁有成本(TCO)的角度,兩者的成本構成完全不同,VDI的重心在后端存儲和服務器上,而HP CCI則是在刀片PC的硬件成本上。從實際使用角度,HP CCI在那些圖形設計、動畫設計、軟件安全開發、軟件離岸開發等領域具有獨到的競爭優勢。在設計領域,主要因為HP CCI刀片PC的硬件顯卡的圖像處理能力結合RGS的遠程圖形傳輸能力,可以在普通的瘦客戶端和傳統PC及筆記本電腦上展現高質量的2D、3D圖形設計結果。這一點雖然Citrix的HDX 3D技術及VMware View4技術在3D展現上有所突破,但畢竟對終端展現層還是有額外的硬件要求。在軟件開發領域,因為HP CCI刀片PC的硬件CPU和RAM的物理獨享性,可以有效地保障性能及隔離單點故障,。這一點往往是VDI被挑戰最多的地方。 VDI與CCI雖然可以實現類似的效果,但是卻有著諸多差異。作為企業信息化決策者,如果想實現桌面計算虛擬化,需要綜合多方面因素來決定選擇什么樣的解決方案,不僅僅看成本及技術細節,還要看應用側重、管理成本、服務商能力等多種因素。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laynepeng.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