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系統在中國電力市場的發展大有前途 |
發布時間: 2012/8/10 15:42:44 |
相比其他行業,電力行業擁有的一些特點更適合ERP系統的實施。預計三五年后,電力行業信息技術應用的水平,可能會和現在電信行業的信息技術應用水平不相上下。
近幾年,電力行業改革把電力企業都推向了市場,電力行業的ERP系統建設一下成為電力行業信息化建設的熱點。而由于電力行業的特殊性,ERP系統在電力行業會有很好的發展前景。 首先,相比于金融或電信這類信息技術應用基礎深厚的行業,電力行業的歷史包袱相對比較少。電力企業在推行ERP系統時,沒有太多的技術或者系統上的障礙和包袱,不需要考慮原有設備或系統的兼容性,而可以直接以開放的體系架構,對ERP系統進行整體設計。 其次,在以前的計劃經濟時代,電力行業一直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電力行業主要為社會提供服務,不太注重經濟效益。這導致電力企業很少會進行投入產出的經濟核算。而隨著市場化改革不斷深化,電力企業已經開始向商業化的方向轉變,電力企業的領導者已經開始考慮怎樣遵循市場的法則來服務客戶,提高客戶滿意度并與其他企業競爭。這種市場觀念的形成,對電力行業建設并普及ERP系統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此外,電力行業是一個技術密集型的行業。電力企業的員工很多是做技術出身的,他們經常與電力設備打交道。這些員工對ERP系統肯定會抱著開放的態度。 所以說,ERP系統在中國電力市場的發展將大有前途。可以預計,三五年后,電力行業信息技術應用的水平,可能會和現在電信行業的信息技術應用水平不相上下。 不過,電力行業要成功建設ERP系統,還有許多工作需要做。其中,選型是一項關鍵工作。 首先,選型要考慮企業的具體需求、實施條件、管理基礎、人員素質、投資能力等多方面因素,從實際出發,量力而行,不要追大求全。企業在選型前一定要依據自身條件做好前期工作,如需求的確定和量化、業務流程的梳理等。 其次,做總體規劃要全面,要考慮三五年后的需求變化和技術發展,但在具體實施時要分步進行,先易后難。用戶選擇ERP產品和廠商時一般應考慮品牌、行業背景、案例、系統功能、價格、實施隊伍、售后服務等因素。 此外,好的咨詢和監理是電力行業成功建設ERP系統的保障。 近兩年,在電力企業ERP系統的選型和實施過程中,管理咨詢和監理對于降低項目風險,保證系統成功實施發揮了重要作用,越來越引起電力企業的重視。 要建設一個好的ERP系統,需要高水平的管理咨詢和實施服務,已成為業界的共識。不同行業具有不同的行業特點和管理模式。即使ERP廠商有很強的實施能力,也很難做到各行業兼顧。因此,電力企業ERP系統的建設需要專業化的、熟悉電力行業的IT咨詢公司參與。 另外,ERP項目具有涉及面廣、難度大、周期長等特點。 許多項目都不同程度地出現了項目延期、達不到預期技術要求、經費超支等問題。為了實現系統建設的預期目標,企業有必要引入項目監理制度,用社會化、科學化和專業化的管理方式取代以往項目的自籌、自建、自管方式,避免出現目標不明確、方法不科學的現象。 如今,電力行業在信息化咨詢與監理方面已經走在各行業前列。國家電網、南方電網、五大發電集團等電力巨頭都已重視起信息化建設的咨詢和監理工作。 可以說,只要有了這些保障,再加上電力行業本身具有的建設ERP系統的優勢,ERP系統將會在電力行業得到快速推廣。 4、關稅的處理。企業的存貨若是進口的,則一般關稅都將記入存貨成本。即使日后,產品用于出口,關稅仍然將記入成本。 5、商品流通企業的處理。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對于生產企業來說,都要記入存貨成本。但是,對于商貿流通企業,則又有不同。商品流通企業,按照舊的會計準則,是直接記入當期損益,而不計入存貨成本;但是,新的會計準則作了修改,一般情況下,都要記入存貨成本,而若費用較小,則可以計入當期損益。其實,無論記入那里,對于財務管理系統來說,不是難事。難的是,在系統實施前,要進行準確的定義,只有如此,通過系統的配置,以后才不會發生人為的失誤,把應記入成本的不計入存貨成本;不入成本的反而入了。 6、還有一個麻煩的問題。就是萬一供應商不是隨貨付發票該如何處理。這就關系到存貨暫估問題,我后面將會專門寫篇文章來講存貨暫估業務。 7、最后一個要注意的就是運輸費用、裝卸費用、保險費用等是月結呢,還是按批結。按批結比較精確,無論從存貨的價值還是后續的成本的統計等,都更加能夠反映實際情況,但是,按批結的話,處理起來比較麻煩。若按月結,相當于把本月發生的費用都平攤到當月發生的所有進貨上,不能反映出個別差異。無論是哪一種方式,我們作為顧問來說,只能建議,而不能干涉。 以上就是外購存貨成本的一些處理技巧。其實,也不是很難。根據我個人的經驗,我覺得主要是細心與經驗。若能夠在需求調研的時候,能夠把這些問題跟用戶確定下來,那以后項目實施時,就可以按部就班的進行了。問題就是可能由于顧問經驗的不足,有些問題在需求調研的時候,犯“想當然”的錯誤,或者犯“理論主義”錯誤。而沒有考慮到用戶實際操作可能跟書上講的存在差異。 二、自制存貨成本的計量。 自制存貨的成本在原存貨成本的基礎上,要加上在生產過程中發生的人工費用與制造費用。這些費用到底如何歸集,就是系統成本模塊需要考慮的內容了。 三、采購價格與發票價格不一致的地方。 有時候,企業的采購金額可能會跟發票金額會不一致。那應該以什么價格為準來確定材料存貨成本呢?從會計準則來說,要以發票金額為準,來計算材料的存貨成本。但是,在實際中,我們不能一棒子打死。 如有一次,我在給客戶實施項目時,發現其發票與采購單的金額不一致。一詢問,原來在這張發票中,扣掉了上次退貨的金額。按照正常處理,若發生退貨事宜,退貨的發票就要紅字對沖。這還涉及到稅務部門,所以處理起來非常麻煩。在實務中,經常是后續的進貨中,直接扣掉了這部分退貨金額。在發票上,就體現為采購金額與發票金額不一致了。所以,在系統上操作發票匹配業務流程時,就要注意有這種情況的存在。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laynepeng.cn】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enidc.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