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備制造業最需要ERP |
發布時間: 2012/8/20 9:31:30 |
裝備制造業是為國民經濟、國家安全提供裝備,為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提供豐富產品的制造業。它在國民經濟中無論GDP所占的比例還是對其他產業的感應系數都是很大的。裝備制造業是國民經濟持續發展的基礎,是工業化、現代化建設的發動機和動力源,是在國際競爭中取勝的法寶,是技術進步的主要舞臺,是提高人均收入的財源,是國家安全的保障,是發展現代文明的物質基礎。沒有先進的裝備制造業不斷、持續地武裝和提升各產業部門的裝備和生產運行水平,實現對環境友好的可持續發展就談不上什么現代化。所以人們對裝備制造業的關注是不言而喻的。
裝備制造業是信息技術應用的領跑者、急先鋒,信息技術在裝備制造業中得到了最完整、最完美的體現: 1. 數字化設計技術。計算機輔助設計CAD,計算機輔助制造CAM,計算機輔助工程CAE,計算機輔助工藝設計CAPP,產品數據管理PDM/PLM。。。這些技術源于機械制造,同時也是應用最充分、最完整的產業。 2. 數字化產品技術。現代信息技術融入機械產品,例如數字傳感器、單片機、微處理器、PLC、NC、數字通信接口在機電產品中的應用,能夠大大提高產品的機電一體化、數字化、智能化和網絡化的程度。 3. 數字化制造技術。應用數字化技術實現生產制造過程的自動化和信息化。例如數控加工,柔性制造單元,物流搬運和存儲的自動化,檢測自動化等。 4. 數字化管理技術。裝備制造業是典型的離散制造業,由于產品機構復雜,制造工藝過程長,產品及物料品種規格多,管理困難而復雜,因此也是信息技術應用的發源地,ERP,CRM,SRM,BI,EC,OA無一不是在裝備制造業得到最廣泛的應用。 下面僅就ERP在裝備制造業的應用談它的重要性。 1 中國裝備制造業面臨的挑戰 我們處在知識經濟的年代,在這個以知識為基礎,以科學技術為第一生產力,經濟全球化,信息網絡化的社會里,每個企業都面臨著國內外強大的競爭壓力。 (1) 中國已成為制造業大國,這一方面為裝備制造業提供了機遇,同時企業要面臨國內外強大的競爭壓力。 企業如何在技術、成本、質量、服務方面提高市場競爭能力,是企業生存的前提。 (2) 大規模定制的要求快速增長,要求企業的制造能力和資源具有高的柔性,同時具有與之相適應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 (3) 產品生命周期越來越短,要求我們加快新產品開發和新技術應用的速度,加速新產品上市的時間。 (4) 原材料價格、制造費用不斷上漲,裝備制造業的獲利能力不高。如何降低成本成為企業非常關注的問題。 (5) 高的客戶響應速度,要求我們盡可能縮短產品生產技術準備時間、縮短采購提前期和制造提前期,提高柔性制造水平,這將導致制造能力成本的增加和對勞動力的高要求。 (6) 產品質量要求越來越高,提出向“零廢品”挑戰。 然而中國企業的管理現狀如何呢? 2 中國裝備制造業管理的現狀和問題 改革開放20多年,中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法律、政策,將中國從計劃經濟體制轉變成市場經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是40年的計劃經濟給中國企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例如,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至今仍不完善,企業的戰略管理薄弱,管理模式落后,業務流程不合理。由于傳統的管理習慣和手工管理的粗放性,造成諸多管理問題: (1)現行生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生產計劃是一個靜態的、分散的、不連續的、按臺套的計劃,不能進行合理的通用件合并。由于計劃方式落后,企業普遍存在生產周期長,庫存在制品儲備高,流動資金占用大,不能準時交貨。多數企業執行月計劃,計劃較粗,上下工序缺乏精確的銜接。由于在制品、庫存、物料定額數據不及時,不準確,計劃的準確性差。由于計劃控制不周,造成生產不均衡,零件成套率差,不能按時交貨。生產調度工作量大,天天搶缺件。 (2)物流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采購計劃不精確,物料控制不嚴謹,存在許多不增值的環節,經常造成物資積壓或短缺。庫存數據、消耗定額數據、在制品數據、采購在途數據不及時,不準確,是造成物料控制不嚴密的原因。采購計劃與生產計劃不同步和分離編制,缺乏供應鏈的協調。物流管理不能為生產計劃,財務,成本提供準確及時的信息。 (3)財務成本核算不科學。財務管理還停留在會計核算的階段,沒有達到管理會計的水平。全面預算管理僅僅在少數企業中開展。沒有實現成本計劃與控制。成本計算需要采集大量數據,由于數據不準又無法進行校對,成本失真的情況普遍存在,目前人工只能計算產品甚至系列產品成本,無法對每個零部件、每個車間計算零件成本,缺乏必要的成本分析。 (4)供應鏈管理和協同商務與發達國家相比其差距更大。大部分實施信息化的企業,首先是內部信息化。多數企業對外僅僅停留在網站宣傳和電子郵件的水平,電子商務的水平還很低。 由于存在上述管理問題,中國企業的經濟技術指標與發達國家的比較如下表所示:從表中可以看出,中國在全員勞動生產率,流動資金周轉率,制造業增加值,庫存商品總值與生產總值的比,各項指標都比發達國家存在較大差距。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laynepeng.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