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帶提速致產業成本壓力突增 |
發布時間: 2012/9/3 19:15:21 |
寬帶提速致產業成本壓力突增在“寬帶中國”戰略的推動下,三大電信運營商陸續在各地啟動了寬帶大提速工程。但在這一高調響應背后,也存在著種種無奈。 寬帶建設進場受阻 說起寬帶建設施工中遇到的問題,北京聯通一位負責人很是無奈。 在新建小區中,由于基本都有物業統一管理,由于進場費、排他性問題,運營商與物業產生了多起糾紛。對于老小區來說,雖然之前已有寬帶網絡基礎,但由于原有線路老舊,寬帶提速就必須重新布線,這同樣是件棘手的事情。 “對老舊小區進行光纖改造,入戶施工是必須的程序,但各小區的物業公司都能列出各種限制我們施工的理由。”該人士說。 對此,工信部電信研究院政策與經濟研究所何偉認為,寬帶作為基礎設施,定位的不明確是造成上述問題的重要原因。 “我們知道,水、電這些都是明確的國家基礎設施,可以通過城鄉規劃直接進入小區。但寬帶到底是國家的公共基礎設施還是電信企業經營的網絡資產,在社會上的認識不統一,更沒有納入到城市和小區建設的整體規劃中,只能依靠電信企業自身的力量去完成接入,困難非常大。” 他建議,寬帶作為一種公共基礎設施,應該在法律或政策上明確地位,預留管道或者通路權,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寬帶網絡建設難的問題。 “目前雖然也出臺了一些禁止收取進場費等相應政策,但基本是非強制性的,威懾力不足,落實力度也不夠。”何偉說。 接入技術選擇面臨兩難 從技術的角度看,FTTH雖然可以從根本上提高寬帶速率,但從成本考慮,如何合理利用原有銅線網絡是運營商必須考慮的問題。 工信部電信研究院規劃設計所牟春波給出了一組數據,目前我國寬帶接入用戶中,采用DSL方式的用戶大約占80%,LAN的用戶大約為3200萬,FTTH的用戶大約占1000萬。國際組織寬帶論壇(BroadbandForum)近日發布的報告也同樣顯示,DSL依然是全球最流行的寬帶接入技術。 牟春波認為,對于運營商來說,具體采用哪種接入技術需要因地制宜,新小區鼓勵以光纖到戶為主,老舊小區改造采用多種方式相結合,條件具備的實現光纖化接入,條件不具備的還是銅與光結合。 “從網絡方面未來的改造升級過程來看,是鼓勵光進銅退,但在這個過程中,因為大量存量用戶的存在,過程將比較漫長。不過在銅退的過程中,可以爭取一些政策優惠與支持,讓企業和產業更好的發展。” 產業成本壓力增大 在寬帶網絡的建設和升級中,需要大量資金投入,而寬帶資費水平卻在逐年下降,運營商面臨著較大的成本壓力。這一因素也導致運營商在設備招標過程中,不斷壓低競標價格,將壓力轉嫁給設備產業,導致設備商寬帶技術研發創新動力不足。 在談到寬帶接入市場時,中國電信科技委主任韋樂平近期在某公開場合也表示,惡劣的價格戰已經影響到產業的健康發展,“最近的一次PON集采中,ONU的價格已經讓廠商無利可圖。”韋樂平認為,運營商與設備商之間應該制定一套可行的機制用以保障價格與成本之間的平衡。 何偉認為,要解決這一問題,必須通過規范競爭,包括設備采購等環節,加強產業協同。同時可以出臺一些政策扶持,比如通過給運營商在高成本地區的補貼間接減輕設備商壓力,一方面可以通過在關鍵產品研發上給予政策優惠,即專項資金支持或者稅收支持等減壓。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laynepeng.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