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計算在醫療行業的應用 |
發布時間: 2012/9/5 17:15:17 |
醫院在人們的生活和工作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隨著人口的增多以及醫院和醫療設置資源的緊缺,使得看病難日益成為老百姓和政府頭疼的難題。那么,通過信息化的手段能否減輕醫院以及醫療系統的壓力,有效緩解老百姓看病難的局面。
在第四屆中國云計算大會上,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復興醫院信息中心主任宋炎認為,單獨構建信息化構架對于醫療行業來說比較苦難,面臨著成本大周期長后期維護困難等等問題。于是,他們在考慮將云計算應用在醫療行業中解決目前的難題。下面是宋炎分享的《云計算在醫療行業應用的思考》。 在這個行業中信息化建設的行業中做了二十多年,宋炎對現在的新技術和實際應用的一些個人體會。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復興醫院信息化水平介紹 都醫科大學附屬復興醫院是三級綜合醫院,床位200多張,816,從1960年,我們建院,到1995年. 都醫科大學附屬復興醫院作為三甲醫院帶社區的復興模式,建立了把月壇的一級醫院收并為我們的其中一部分,我們醫院有兩個職能,一個是復興醫院本身作為三級醫院主體在醫療綜合服務方面提供服務,我們承擔為社區衛生和服務的工作,包括我們面向于慢性病管理,以及居民健康服務提供一些支持。我們醫院還有比較特殊的地方. 都醫科大學附屬復興醫院有5個地方,首先我們復興醫院是在木樨地,我們社區醫院是在真武廟,覆蓋了月壇社區10個衛生服務站,這個地點比較分散,每個居委會綁定每個社區站,我們還有醫院門診,門診部在月壇北街,月壇公園后面,我們在西城區西直門附近有一個老年公寓,這個老年公寓的服務完全由醫務人員承擔老年人的服務. 鑒于我們醫院的職能包括地理位置的分散,我們從醫院的整體規劃來講,在醫院整個建設中還是要考慮到整個醫院的面的涉及,另外,尤其在信息化建設上,我們也是由信息逐步走整合的道理,包括從2005年開始,我們承擔了科委的課題,2006年到2009年,我也是作為這個課題的負責人承擔了醫院和社區互動的信息共享的項目. 當時我們是基于雙向轉診,在項目建設過程當中醫院信息化建設的過程,我們主要是在易購、互通、互聯做了研究,我們的社區已經形成了全國比較知名的特色,三級醫院帶社區服務的模式。咱們現在提到了小病到社區,大病到醫院,康復又回社區,這么健康理念,在信息化建設方面雖然這么一個流程非常明確,我們都是在紙介傳輸這些健康信息. 從2006年開始,從研究共享我們發現了一個問題,咱們社區的信息化建設和醫院信息化建設發展很不平衡,所以從自身的信息化建設的出發,我們才能談到共享,實際是我們用了兩三年的時間,建設各自信息化的信息系統。到2007年、2008年,我們談到了共享,所以在整個過程中,我也有很多的體會,也跟大家分享一下。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laynepeng.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