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計算市場繁榮的背后暗藏“虛火”隱憂 |
發布時間: 2012/9/5 17:49:14 |
近日有消息稱,科技部《中國云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已獲國務院批準,即將發布。作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代表,云計算的發展得到了國家各部委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專家指出,與國外依靠“企業驅動”所不同的是,中國云計算的推動大多依賴政府。在繁榮的市場背后,應警惕云計算產業發展的“虛火”,避免其成為下一個“光伏”。
“云計算將是信息技術時代的發展方向,其發展前景較為廣闊,中國政府和運營商已經開始大規模布局云計算領域,再加上政策的扶持,十二五期間,我國云計算將步入高速發展期。”中投顧問IT行業研究員王寧遠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說。 繼大型計算機、個人計算機、互聯網之后,云計算被稱之為第四次IT產業革命,它是基于互聯網等網絡,通過虛擬化方式共享IT資源的新型計算模式。據賽迪顧問研究顯示,2012年,中國云計算市場規模將達606.78億元。“十二五”期間,我國云計算領域的產業鏈規模預計可達7500億-10000億元。 當然,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王寧遠看來,當前中國云計算尚處于發展初期,因此在生態鏈的建設、商業模式的探索方面仍存在滯后性,在具體云計算運用的研發和提供服務內容等細節方面未能有明確規劃。 值得注意的是,云計算在全球范圍內快速興起,在我國各地也呈現出蓬勃發展之勢。自從云計算被列入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后,各地政府便紛紛出臺了關于云計算發展的地方性規劃。但與國外依靠“企業驅動”所不同的是,中國云計算的驅動力在于政府。 對此,韓長吉表示,中國2008年雄心勃勃地推出了4萬億財政刺激計劃,2009-2010年貨幣供應量增長速度在20%-30%之間,2011年貨幣供應量增長速度為15.74%,央行在2月中旬初步預期2012年貨幣供應量增長14%左右。持續萎縮的貨幣增量無疑將使緊缺資金的國內樓市猶如泄漏氣體的氣球般逐漸萎縮。 此外,張大偉認為,相比2011年下半年的信貸收緊,在2次存款準備金下調后,整體市場資金情況有所緩解。而且CPI的觸頂下調,給信貸政策繼續松動帶來了空間。隨著剛需逐漸入市,在房價下調、貸款松動的雙重影響下,部分新符合購房資格的購房者正在入市,也逐步緩解了開發商的資金壓力。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laynepeng.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