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在媒體面前近半年的京東商城董事局主席劉強東昨日終于露面。昨日,在京東商城首屆開放平臺合作伙伴大會上,劉強東不僅發布了針對賣家的技術、物流、財務等開放平臺的全新政策,還表示:“開放平臺是京東未來盈利的希望,如果開放平臺沒有做成功,京東將必死無疑。”據了解,目前只占到京東交易規模20%的開放平臺,按照京東披露的最新計劃,將在2015年占到京東總營業額的50%。
據了解,京東將主要在四個方面推進開放平臺的快速發展。首先,在運營上面,通過京東技術支持計劃,可全面支持商家的倉儲配送服務,并支持商家自建客服團隊、電話客服、IM在線客服、機器人客服等。流量支持方面,京東通過多入口、多曝光等方法可強化商家的店鋪展示,并通過商家流量閉環以避免流量被分流。在物流方面,京東宣稱將不以盈利為目的,以3至5元每單的市場化價格向商戶提供服務。預計在下半年,還將向第三方賣家開放13萬平方米的倉儲面積,并在2014年再開放30萬平方米。此外,在客服和財務方面,京東也將推出新的政策。
據了解,去年京東開放平臺交易額為120億元,而按照京東的計劃,在2015年將達到千億元。劉強東表示:“因為行業存在壟斷,所以賣家的日子并不好過。所以,希望各位賣家能把銷售分到多個平臺,但也不希望賣家在京東的銷售額超過50%。賣家在單一平臺銷售額占50%,相當于命運攥在別人手中。”
業內人士表示,開放平臺不僅滿足了消費者多樣的消費需求,也讓電商找到了盈利的方向——電商可以通過向賣家收取平臺傭金,以及營銷推廣、支付方式、物流服務等多種服務取得流量變現的渠道,因此也成為京東、天貓、亞馬遜等競相爭奪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