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情感化設計》一書中,作者以本能、行為和反思這三個設計的不同維度為基礎闡述了情感的重要性。情感在很多情況下,影響了我們的決策。
我朋友最近一直在反復的看payeasy的廣告,為之著迷。payeasy是全臺最大的女性購物網站,但它的廣告卻沒有赤裸裸的展示與網購相關的內容,而是通過類似于人生哲理的東西向用戶告知一種理念。這種理念你可以單獨看成是人生態度的,也可以看成是payeasy網站本身的。
但不管如何,他的廣告用愛打敗不景氣、自己好才是最好、等待下一次不如靠自己等都一次次的向我們展示著這么一種美好的理念。這種美好的理念讓人很容易的就記住了payeasy這個網站,雖然它并沒有在廣告中直接的告訴你我是一個網購平臺、我這里商品在打折什么的,但你依舊會不屈不撓的去弄個明白,這個所謂的payeasy到底是干什么吃的。至少,我朋友是這樣的。
不僅如此,我朋友還決定在payeasy上購買商品。他說他想看下payeasy的服務怎么樣,是否與他廣告傳遞的那么完美。試想:如果payeasy的整體購物流程和服務等也讓我朋友覺得滿意,那么我朋友將會變成payeasy多么忠誠的一個用戶呀。
在這里,我們不得不說,這就是情感的魅力所在。就像我們談戀愛那樣,因為愛她,所以會一口氣買了幾萬元的項鏈送給她。試想:如果在平時,你會舍得買一條幾萬元的項鏈送給自己嗎?
情感的魅力讓我們失去了對事物本質的判斷,從而盲目或者錯誤的購買了某種商品。而這種東西,似乎恰恰是商家所渴望看到的。所以無數的商家,都在大打情感牌。特別是在情人節時期,你更是能夠看到無數以愛情為主題的消費陷阱。雖然在某種程度上你可以說商家在欺騙你,但你卻終是會覺得即使被欺騙,也值。是的,這就是情感的誘惑。
除了payeasy之外,我再舉一則有關京東的例子。不過這里不是廣告,而是京東客服人員的回復。比如:
咨詢內容: 我家是平房,如果我哪天沒有關門,會不會三葉蟲自己跑出去再也不回來了? 真的跑丟了京東會再賠我一個新的嗎?
京東回復: 您好!如果有真三葉蟲活在體內,那怎么也要在價格后加個6個零吧....感謝您對京東的支持!祝您購物愉快!
不管如何,我會覺得這位客服的回復很有意思、很有趣。或許我不會購買這件商品,但我想我會停留下來看這里的每一則回復,試圖去找到更多更有意思的回復。此時此刻,尋找有意思的回復似乎成了我的樂趣。
既然我找有意思的回復變成了我的樂趣,那么我便不得不長時間的停留在京東這個網站上。而當你一直停留在某個網站時,你會莫名奇妙的對它產生某種感情。如果哪一天,你不打開它,你會覺得少了些什么。這里似乎有某種戀愛的感覺。試想:一旦你沉溺于對某個人的愛戀之中,又如何能夠輕易的脫身呢?
在這里,京東也一樣,客服通過有趣的回復勾引了用戶對于京東的情感,從而達到讓用戶停留在京東的目的。試想:如果京東的客服一本正經的回復說‘非常抱歉,你的問題不在我們的咨詢范圍之內’,那又會怎么樣?
情感確實是一件很奇妙且很重要的東西。我想對于每個商家都一樣,不在操之過急赤裸裸的去賺錢,而是通過一些巧妙的方式將這種賺錢隱藏在對于用戶本身情感需求的某個場景中,從而激發用戶主動的購買。當然,說起來很容易,做起來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