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計算、大數據受益
大帶寬、大數據是云計算建設的基礎,沒有無所不在的帶寬保障,就沒有辦法提供云服務;沒有大數據,就沒有讓大家應用云平臺的可能性
目前,國內的云計算產業鏈已經開始形成,虛擬化技術、分布式計算、大數據處理挖掘等創新成果開始應用,交通物流云、醫療衛生云、金融云、電商云等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行業云的應用也都在推出,但寬帶不寬、輻射面不廣的挑戰,限制了老百姓最大程度地獲益。
而從我國的經濟環境看,當前我國正處于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信息服務在經濟、社會、科技發展中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當前最熱門的信息服務技術包括移動互聯網、大數據和云計算都對網絡技術有很強的依賴性,此時,將過去的產業戰略上升到國家戰略,能夠加速寬帶網絡優化和技術演進升級,提高寬帶網絡服務質量、應用水平和寬帶產業支撐能力。
此番實施方案將寬帶接入速率大幅提升,并延伸輻射到行政村,這就為行業云的廣泛應用奠定了基礎,為云計算的規模效應帶來好處,也為大數據的實施拓展了數據收集范圍,讓更全面的數據應用產生更好的效益。
因此,“寬帶中國”戰略的出臺,意義非常重大。事實上,業界評論認為,這可看作是促進信息消費的配套政策,也是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重要政策措施。
戰略實施還需警惕陷阱
盡管產業戰略升級為國家戰略,這并不意味著前路一帆風順,很多操作細節還有待進一步明確。
最需要注意的也是最原始的網絡安全問題。最新的經驗,“棱鏡”之下,再無隱私,這是國家層面需要防范的。而對一般用戶來說,隨著目前的攻擊手段日益多樣化、智能化,并且更隱蔽,趨利性更強,而云安全、移動互聯網安全和大數據安全又都是相對新的課題,安全工作千萬不可忽視,尤其是此前未曾觸網的人群,安全意識更需要建立和提高。
另外需要警惕的是資費的問題,如果不能降低資費,恐怕老百姓還是不能真正獲得帶寬建設的利好。當然,這其中也有網絡運營成本的原因,因而運營商的網絡建設需要統籌規劃,電信設備商需要設法改進技術,以更一步降低成本。
談到成本,這就不能不提此前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曾經經歷過的硬件重復建設問題。在此前的網絡運營中,電信、移動、聯通、廣電、鐵通、網通、衛通,長城……可謂將地下挖了又挖,將基站建了又建,在電信重組變三家之后,這種重復建設才有所改善,然而,之后的云基礎設施建設,又遇到同樣的問題。此時,“寬帶中國”戰略的實施,切不可重蹈硬件重復建設的覆轍,讓不同門戶的競爭嚴重影響到成本,最終需要用戶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