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企業家陶利——做企業靠 19年前,他是一個程序員,初出茅廬,經驗不足,憑借一己之力闖世界;
省市領導蒞臨億恩科技推進電 12月22日上午,由河南省商務廳,鄭州市商務局有關領導蒞臨河南省億
怎樣選擇服務器托管商?如何 互聯網開展至今,服務器方面的受到越來越多人的注重,假如要停止服務器
昨日(13日)凌晨,阿里巴巴集團更新了招股書,對于關注B2B的我來說,最有意思的事情莫過于剛剛出現在招股書中的中小企業貸款業務(以下簡稱阿里小貸)有望在一年左右的時間里從阿里巴巴集團的財務報告中消失。
首先來看一下這一業務的體量。從組織機構層面上看,阿里巴巴分別于浙江和重慶成立了兩家小貸公司,兩家公司注冊總資本16億元。而從公開信息上并未獲得兩家公司后續的注資信息。招股書顯示,阿里小貸的資產隸屬于阿里VIE的部分(VIE也可看作這部分業務剝離的一個原因),資產總額約為13.16億元人民幣。
同時,這部分業務處于較快的成長期。數據顯示,阿里小貸業務目前處于高速增長階段。2013年同比增長400%,2014年同比增長超過200%。更有意思的是,其增長率與阿里巴巴B2C業務的增長率產生了某種對應關系,2013年,阿里小貸業務增長率是B2C業務增長率的4倍,2014年阿里小貸業務增長率則是B2C業務增長率的3.8倍。目前暫無法確定這一現象是巧合抑或真實存在這一對應關系。如若這種對應關系穩定,那么B2C業務增長約25%,阿里小貸業務營收即實現一倍左右增長。
根據阿里更新的信息顯示,阿里巴巴集團對阿里小貸業務的現金對價為人民幣32.19億元。這比起阿里小貸當年16億的總注冊資本乃至招股書中評估的資產總額幾乎實現了100%的溢價。不過更有意思的是,阿里IPO文件中,僅2014財年阿里小貸的營收額即超過當年的注冊資本金。考慮到阿里B2C業務的增長、阿里小貸和阿里B2C業務的協同效應以及上述增長率對應關系、阿里小貸數據驅動帶來的高利潤水平,在不計算相關技術和服務年費的情況下,這一業務的現金對價卻仍可能被低估了。
除去以上公開信息以外,仍然有幾個問題存在:
1.在阿里向國內媒體的宣傳中,阿里小貸早已隸屬于阿里小微金服集團。而更新的招股信息中披露的2014SAPA協議,是僅補齊資料還是說代表著這一整合從現在才開始?在資訊披露上,存在著較為矛盾的地方。
2.阿里小貸的出售同時綁定了不競爭條款,這一條款具體應如何理解,阿里新近全資收購的一達通開展的金融服務如何處理?尤其是信融保和賒銷保產品。
3.阿里小貸未來如何在B端客戶和C端客戶上進行取舍?阿里巴巴集團在B端高于50萬的貸款產品,引入銀行作為合作伙伴是否與阿里小微金融的合作協議有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