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營商要想突破目前的困局,就必須制定出符合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發展策略。比如在目前流量為王的時代,運營商不僅要提供高質量的基礎通信服務網絡;同時還要在這張網絡上建立自己的產品生態,以便去迎接對手的競爭。
由于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各種OTT應用日漸增多,這使得傳統上一超獨大的基礎電信運營商感受到了壓力。據工業和信息化部日前公布的“10月份通信業經濟運行情況”數據顯示,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三家基礎運營商的電信業務收入首次出現同比減少,完成收入金額890.6億元。前十個月,電信業務收入僅完成9755.4億元,和前三季度相比,增速回落0.9%,這也是第4個月的同比增速下滑。
無線化和高速化已成用戶上網新特點
由于用戶對于移動互聯網需求的提升,4G用戶數量逐漸增多,這也導致了基礎電信用戶在結構上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繼2G用戶數量萎縮已近冰點之后,3G用戶數量也已經出現了負增長。與此相反的是,全國手機用戶數量卻已激增至12.77億戶。在之前中國移動公布的數據當中我們看到,其10月份新增的232.3萬用戶當中,4G用戶占比達到135萬戶,而3G用戶則對應減少了157萬戶。由此不難發現,用戶已經開始了從3G向4G的“大遷徙”。
除了移動網絡以外,用戶對于傳統固定寬帶的需求也在不斷發生變化,高速寬帶日漸成為主流。在2014年前3個季度,光纖接入和8M以上寬帶的用戶比例已經占到了整體用戶數量的31.2%、36.6%,數量達到6253.1萬戶和7331.8萬戶。這一方面是由于目前在線高清等對高帶寬有需求的應用逐漸增多;另外一方面,也和運營商提供的免費提速有關。以北京為例,兩年前的主力帶寬還在2M左右,但是隨著政府部門的重視,以及“光纖入戶”等工程的實施,很多用戶的家庭寬帶都已經升至了4M,8M甚至是10M以上。
除了數據上網和固定寬帶之外,無線上網卡的市場也再度出現萎縮。目前其用戶數量僅為1630.5萬戶,在無線上網用戶整體市場的占比僅為1.9%。這主要是由于Wifi的普及,再加上手機AP的應用,都使得用戶對于無線上網卡需求的日漸減弱。
OTT應用對基礎運營商形成壓力
如開篇所述,隨著諸如微信電話本等OTT應用的增多,傳統的基礎電信運營商逐漸感受到了壓力。雖然從短期來看,在通信預付費模式的保護下,通信市場格局不會立即發生板蕩。但傳統的話音通信業務,短信業務市場已經毫無疑問的成為了這種壓力下首當其沖的受害者。
我們以短信和彩信為例,在2014年,移動短信業務的市場繼續萎縮,目前點對點移動短信量占比已經降至47.3%。最明顯的感受就是,原先的短信拜年,已經逐漸被微信拜年所取代。在這種情況下,傳統運營商管道化的風險日益加重。另外,隨著未來鐵塔公司和虛擬運營商等新競爭者的入局,運營商的日子也會愈發艱難。因為像虛擬運營商這樣的競爭者,目前多數都不指望通過電信業務本身賺錢,而是將其作為吸納用戶的工具。但對于基礎運營商來說,卻不具備如此能力。
和傳統通信產品凋敝的境況相反,移動互聯網業務卻呈現出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勢頭。截止到10月,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已經達到了16.05億G,同比增長58.6%,縱觀全年,整體增速甚至有望突破60%。在移動互聯網的總流量當中,通過手機上網方式產生的流量占比已經達到了86%。
IDC圈評論員認為,市場之所以出現如此的變化,除了說明技術的進步帶動了用戶需求的改變之外,另一方面也證明了在不變革的情況下“花無百日紅”的道理。傳統的基礎運營商習慣了過去“一超獨大”的優勢地位,再加上彼此劃地為王的格局限制,比如運營商推出的很多網絡應用,基本上都是基于自身的網絡,這大大限制了用戶的體驗。這些都最終導致了在移動互聯網快速發展的今天,作繭自縛局面的形成。
運營商要想突破目前的困局,就必須制定出符合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發展策略。比如在目前流量為王的時代,運營商不僅要提供高質量的基礎通信服務網絡;同時還要在這張網絡上建立自己的產品生態,以便去迎接對手的競爭。
河南億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www.laynepeng.cn)始創于2000年,專注服務器托管租用,是國家工信部認定的綜合電信服務運營商。億恩為近五十萬的用戶提供服務器托管、服務器租用、機柜租用、云服務器、網站建設、網站托管等網絡基礎服務,另有網總管、名片俠網絡推廣服務,使得客戶不斷的獲得更大的收益。
服務器/云主機 24小時售后服務電話:
0371-60135900
虛擬主機/智能建站 24小時售后服務電話:
0371-55621053
網絡版權侵權舉報電話:
0371-60135995
服務熱線:
0371-6013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