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衣庫聯名遭瘋搶 去搶的是哪些些人 有多瘋狂?
6月3日,KAWS×優衣庫聯名款遭瘋搶,場面一度失控混亂不堪。
優衣庫門店表示,開卷簾門的時候,大家迫不及待地往里面鉆。
搶衣服的大部分是年輕人,有些發生了肢體沖突,一些人則將模特上的展示服裝扒了下來。
還有的拖家帶口,每人搶二三十件,再高價轉賣。
KAWS是一個美國藝術家創辦的潮流品牌,一般的聯名商品不會低于500元,和優衣庫的聯名款T恤每件99元,是最便宜的聯名款。
優衣庫聯名遭瘋搶 盲目跟風朋友圈曬“幸福”心理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在接受揚子晚報記者說,優衣庫的火爆現象是典型的“羊群效應”、“無腦消費沖動”在作怪,因為完全沒有必要為了一件廉價的普通衣服“大動干戈”,真不如把這些寶貴的精力和時間用在提升自己個人競爭力方面,從收入層面跑贏大部分的同齡人。
宋清輝認為,如此爭搶場面如此火爆并非是因為真正喜歡藝術家,作為收藏品之用,他們中的大多數可能連藝術家是誰都不知道,只知道盲目跟風,瘋搶廉價商品。他們瘋搶的目的可能僅僅是為了覺得不可錯過這次隨波逐流的機會,或者是只是為了增加一點社交的談資,在朋友圈“曬幸福”之類的刻意炫耀。
對于這樣的情形,很快觸發社交媒體上的廣泛熱議。不過,總體上來講,人們更為偏重消極的結論,認為“年輕人狂熱搶T恤”與“老年人排隊搶雞蛋”沒什么區別。坦白講,就是“吃相太難看”。只是,對于“哄搶T恤”和“哄搶雞蛋”,到底是不是一回事兒,這或許更值得我們去追問和深思。
事實上,對于“老年人排隊哄搶特價雞蛋”的行為,早已是不言而喻的事情,就是經歷過貧窮時代的塑造,“老年人”不管有錢沒錢,對于物質的功利,便宜的貪欲可謂一直不滅。但是,就“年輕人排隊哄搶聯名T恤”的行為,卻好像并不如此。
因為,對于當下的大多數年輕人來講,真正要的不是一件“T恤”,而是所謂的“聯名”所凝結成的文化屬性。過去,所有的“消費行為”,都直接指向實實在在的用途。可是,隨著人們對于文化產品的認知提升,越來越多的人,將消費行為指向“精神滿足”。
甚至,對于衣物來講,“保暖”,“樣式”已經屬于最起碼的配置,更為重要的是要凸顯文化特征。當然,這種現象不止在衣物領域如此。但凡,人類所觸及的商業領域,都在不斷的跟進文化屬性的植入。吃一塊蛋糕,你會發現樣式越來越豐富;進入一家餐廳,你會發現裝飾越來越主題化。
總之,“根本的需求”已經成為“基本需求”,人們逐漸開始將需求升級,并且基本上是以“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為樣本展開的。總之,“消費行為”已經越來越“精神化”,即便人們總覺得物欲橫流。可核心的驅動里,人類還在向更高的精神世界奔走。
所以,在看待“優衣庫聯名遭瘋搶”時,不必“過度消極”,也不必“道德棒殺”。無論如何,這一代年輕人,開始注重文化本身的消費,就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兒。任何時代的年輕人都不會垮掉,會垮掉的永遠是不解風情和認知不足。
除了真的KAWS粉絲,加入這次瘋搶大隊的還有無孔不入、褲襠里撈錢的黃牛們。
在某個售賣潮牌的軟件上,原價99元的T恤最高被炒到了799元。
粉絲+黃牛,這兩大帝國最強戰力往優衣庫門口一杵,配合那些雖然不知道在搶什么,但看見此情此景一定要加入混戰的大媽們...
有網友稱,其在搶貨現場看到一位大媽拿起兩件衣服就走,被制止時稱“看他們這么搶以為不要錢”.
以及接下來一段時間大街上的人們... 都會強迫我們再次回憶起這場周一早上發生的戰爭,回憶起這場殘酷、瘋狂、閑得沒事干的戰爭。
優衣庫聯名恤搶瘋現場混亂- 優衣庫聯名遭瘋搶 模特也遭難
直播時遭酒瓶砸頭 打人者疑似受人指使
河南億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www.laynepeng.cn)始創于2000年,專注服務器托管租用,是國家工信部認定的綜合電信服務運營商。億恩為近五十萬的用戶提供服務器托管、服務器租用、機柜租用、云服務器、網站建設、網站托管等網絡基礎服務,另有網總管、名片俠網絡推廣服務,使得客戶不斷的獲得更大的收益。
服務器/云主機 24小時售后服務電話:
0371-60135900
虛擬主機/智能建站 24小時售后服務電話:
0371-55621053
網絡版權侵權舉報電話:
0371-60135995
服務熱線:
0371-6013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