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充電”前景好相關公司被熱炒 |
發布時間: 2012/9/9 9:58:34 |
自8月以來,“3D打印”、“智慧城市”……各種新概念橫空出世,在目前表現羸弱的A股市場上,這些新概念代表的個股展現出了一番別樣的紅火。本周,又有一個新名詞“無線充電”誕生,在股民們還沒有弄清楚“無線充電”究竟為何物時,已有數只“沾了光”的個股先后收獲漲停。
9月5日,諾基亞讓“無線充電”闖入了國內消費者的視線。在新產品發布會上,諾基亞率先發布了兩款全球最早使用無線充電技術的手機Lumia920和Lumia820。《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這兩款新產品的多項技術創新中,無線充電成為最吸引人關注的亮點。 專家:原理為電磁感應 為了揭開無線充電的 “神秘面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了四川大學制造科學與工程學院的韓震宇教授。他向記者表示,無線充電的原理并不復雜,就是運用到了物理學中的無線電波和電磁感應。因為無線電波是一種電磁波,其本身能夠傳遞能量,同時還可以穿透空氣,因此使得無線電力傳輸成為可能。 “無線充電確實可以帶來很大的便利,”韓教授說,“但目前無線充電尚未取得較大規模實際應用,主要緣于這項技術本身具有三大制約因素:首先,無線充電效率較低,通過無線電波將電能傳遞的過程中,能量損耗較大;其次,無線充電作用距離較短,在1~2cm的距離內能起到比較滿意的效果,但一旦距離拉長,能量的消耗將十分嚴重;最后,業內標準難以統一,這也是制約無線充電發展的最核心的原因。目前各大手機及家電廠商數量龐大,如果各家都只使用自己的標準,那么無線充電的應用范圍將會變得很窄,失去了應有的性價比和便利性。” 國內缺乏統一標準 當記者提及國外已有一家“無線充電聯盟”組織正在著手無線充電的標準建立時,韓教授表示,國外企業確實在數年前已經開始了建設統一標準的工作,但是中國大部分企業并不重視標準,在這方面已經落后于國外。 “國內在短期內也很難看到較大規模的商用。由于前景不明朗,我們也無法得到有關部門和企業的資助與支持,目前這項技術的研究也幾乎處于停滯狀態。”韓教授表示。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閱資料發現,“無線充電聯盟”于2008年成立,其中包括諾基亞、LG、三星、飛利浦等在內的國際巨頭。 “無線充電的效率可以隨著技術進步逐漸提高,作用距離通過進一步研究可以逐漸拉長,但最核心的標準需要廣大廠商的積極參與和合作建設。未來這項技術確實可以為生活帶來很大的便利,比如在機場,大家不同型號的手機都可以在同一個無線充電板上進行充電。”韓教授說道。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laynepeng.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