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計算落地講究策略 要能影響消費者服務民生 |
發布時間: 2012/8/6 13:46:42 |
第十五屆中國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中國云計算國際論壇舉行。工業和信息化部有關領導,國內外云計算領域的專家、學者、企業家共聚一堂,就云計算如何落地,如何更好地服務于民生以及大數據時代的有關問題進行深入探討。
能影響消費者才算落地 工業和信息化部總經濟師周子學在論壇上表示,大力發展云計算,應用普及云計算服務,對于提升公共服務經濟能力、提高信息資源的利用效率、促進節能減排、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等具有重要的作用。與會的各位專家學者和企業家朋友,應該充分利用這個難得的平臺深入交流、分享智慧、加強合作,共同推進云計算產業有序的發展。 法國ActiveEon公司創始人、首席執行官Denis Caromel舉了一個形象的例子來解釋云計算的概念。他說:“過去我們的貨輪上很難放很多貨物,但自從有了集裝箱以后,我們就可以非常有效率地讓貨輪承載更多貨物。”他認為這就是在IT領域,有了云計算之前和之后的對比。云計算技術使得數據中心的主機中可以放進去很多虛擬的功能和可用的解決方案,就好像一艘很大的貨輪上有很多集裝箱,可以有效地承載更多的價值。 在談及云計算落地時,IBM大中華區軟件集團云計算總經理朱紹康認為,不是挖一個坑建一個數據中心就算云計算落地了,“如果云計算不能給生產生活和經濟運行帶來根本上的改變、為效率的提升帶來便利,如果我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感覺不到云計算的存在,它就沒有意義”。 朱紹康舉例說,如果在每一件家具上內置一個二維碼,消費者在淘寶上選購家具的時候,通過一個統一的商品編碼就能知道這件家具是什么木材做的,什么時候噴的漆,什么時候能送貨到家。“這樣一件家具就是比沒有內置二維碼的家具貴上20塊錢,消費者也照樣會買的。這就是云計算給消費者帶來的影響”。 朱紹康還認為,做云計算要形成產業鏈,不能只投入而不管能不能賺錢。這條產業鏈要在技術上可行,在商業上可以盈利,而且能夠擴展、做大規模。同時云計算產業鏈要能夠本地運營,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把高深的問題平民化,讓人容易理解和接受。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laynepeng.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