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與山寨的界限在哪兒? |
發布時間: 2012/9/15 10:57:11 |
中國互聯網有一波接一波的Copy to China產品或創業潮,其中有不少現在是市值很高的大公司了,Copy to China到底借鑒什么可以算創新,而復制到什么程度就算抄襲了呢?有沒有紅線?在哪?
答:先修正這兩個概念:創新不等于無中生有,山寨也不等于全盤照搬。 如果認真審視市場上所有的山寨產品或抄襲產品,你會發現,完全不加改進全盤照抄的,幾乎沒有,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調整、改造、增刪,那么這些調整、改造、增刪算不算創新? 進一步,Facebook算不算山寨了Friendster?Bing算不算山寨了Google?Yahoo! Meme算不算山寨了Twitter?YouTube算不算山寨了Flickr?Vimeo算不算山寨了YouTube? App Store出現了一個成功的Talking Tom Cat,跟著就出現了一堆“Talking XXX”。山寨的邊界在哪兒?創新的邊界又在哪兒? 對互聯網產品來說,最糟糕的山寨,大概是連頁面風格、圖標、甚至CSS都嚴格照抄的山寨,比如千人一面的團購網站,比如MobileRSS對Reeder的公開致敬,這種懶惰的“酷似”最遭人詬病。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laynepeng.cn】 |